“旁观效应”与“哄客杀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17:52 国际在线

  作者:周士君

  在有人急需救助的现场,往往不乏成群围观的冷漠看客,甚而不乏面对轻生者不施援手反而起哄的“哄客杀手”。据《南国日报》1月10日报道,日前在海口市,由于受起哄者“要跳就快点跳”叫喊声的刺激,轻生男子毅然从9楼跳下且当即丧生。无独有偶,1月10日的《华商报》也披露,西安一名男子因醉酒找不到家门,醉卧街头被冻死,而其身上的羽绒服也不翼而飞。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期间警方两次出警均末施援手。

  在这种看客现象中,潜藏着一种“旁观者效应”。1964年在纽约昆士镇曾经发生一起谋杀案,年轻的酒吧经理吉娣·格罗维斯于凌晨回家途中被歹徒谋杀,谋杀之所以成为令全美国为之震惊的头号新闻,是因歹徒谋杀她共用了半个小时(第一次刺中了她,歹徒离开,几分钟后又折回来再次刺向她,又轻松离开,最后又回过头来再刺向她),期间她反复尖叫呼救,前后虽有38人从公寓窗口看到案发的情形,却始终没人下来施予援手,甚至无人肯打电话报警。有心理学家将其定性为“旁观者效应”,即“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紧急情形发生时正是因为有其他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变得无动于衷,“可能更多的是在旁观者对其他观察者的反应,而不可能事先存在于一个人‘病态’的性格缺陷中”。

  依照“旁观者效应”的发案原理,面对各种急需施予援手的场景,旁观者“一对一”的情形,远比“众对一”的情形更容易采取行动。当这种“旁观者效应”发生在国人身上,即旁观者中可能有人本想对陷入困境者施予援手,又想总会有他人出面吧!犹豫之间,眼看这么多人都在冷漠旁观,自己出手会不会成为众矢之的,结果受困者遭遇到的伤害已变为既成事实。当然,“旁观者效应”并非在替冷漠看客解围或打圆场,但在一个讲了五千年仁义道德的国度,竟依然逃不脱“旁观者效应”圈定的宿命,也确实需要我们对冷漠看客或“哄客杀手”们进行更全方位地病理检视和道德扫描了。而当今社会道德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的严重背反状态,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探讨有关道德改良的课题。

  古今中外有不少仁人先哲都认为,道德教育乃塑造良好人格的途径之一。亚里士多德把人的德行与身体、财富并列看成人生幸福的条件,认为德性并非天赋,人们完全可以靠后天的教育和训练而得到它。法国思想家米歇尔·蒙田曾把精神健康定义为“有坚定的信念和真诚等良好品德,懂得廉耻,拥有战胜困难的毅力和勇气,热爱生活、美丽和荣誉。”蔡元培则表示,“若无德,则虽体健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培根也说,“一个集体的习惯,其力量更大于个人的习惯。因此如果有一个有良好道德风气的社会环境,是最有利于培养好的社会公民的。”故而改良道德和拯救文明理应从塑造公民的健康人格着手,只有通过道德改良,才能有效遏制“旁观者效应”引发的道德滑坡。

  “仓廪实而知礼节”,此乃国人有关物质文明会自行带动精神文明的最早阐释,然而“旁观者效应”在国人身上屡试不爽和“哄客杀手”频频拍马赶到,都将古人这种一相情愿的文明演进逻辑驳得一塌糊涂。所以我认为,对待那些把轻生者哄下楼的“哄客杀手”,是到了该采取法律层面的矫正手段的时候了。

  

  审稿:陈刚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