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共享成果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20:00 光明网
严雨龙

  岁末年初,有关民生话题再度形成热点;一些省市高端也就此频频发话。尤其是不久前陕西和日前的广东两省委书记说的硬话,更是引起了强烈反响。前者指出:“保护群众的身体健康就是保护生产力!”。张德江书记在最近广东省委十届九次全委会上强调:“只有让群众年年都能感受到惠及自身的发展成果,才能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增强群众的信心。”(人民日报1月4日第十版)

  众多言论,其意实质都是集中在一点。即要让更广大的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而不是工作成就“显著”,群众享受到的成果些微。要加大力度,使成就变成果。实际上整个2006年从中央到地方,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将“成就”转化为群众能尝到的“果实”,是实实在在的巨大的。全国1·5亿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减免了学杂费;仅广东就财政多出3亿,3000多万农民解决了医保。等等的一切都表明“多予少取”或“不取多予”得到了较好的落实。对此,群众是有切身感受的,各级干部也是积极认真的。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尽管普遍行动上迅速有力,而在有的干部的思想认识上,却并不见得完全到位。有的领导干部对于解决群众医保、子女就学、环境治理等等举措,总以为这不过是提高社会福利。是“行有余力”之后的事;等再发展的好些,财政宽裕些,或者说等“发达”了就一股脑儿全“报销”;眼前最要紧的还是要勒紧裤带上项目求发展。也有的财政较紧地方的领导干部,觉得这纯粹给发展加包袱。因此,有的干部在落实让群众共享成果时,表现出来的就很有些做“慈善”的意味;甚至就把“惠及”当“恩施”。

  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其中当然包含着不断提高国民福利待遇的意义。但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实质上是保护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必须,也就是说共享并非是纯社会消费性的享受,不是对发展的消耗,也不是简单的回报;而是对“生产力”的必需投入,是发展的成本,也是发展所必需的资本。

  众所周知,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根本性力量。群众的信心、信念也都是巨大的现实和潜在生产力。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不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调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结果。但是生产力自身也有个需要不断投入发展的过程,而且随着其功能的发挥与创造的成就越大,其需要的投入就相应越高。简单说就像劳动力的生产再生产,发展水平越高对劳动力素质的需求就越高;这个投入包括个体的支出,更在于公共投入。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我们社会主义矢志不移的本质任务。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其本质也是可持续的全面发展。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发展是为了群众,也必须依靠群众。何况作为世界人口大国,要将人口包袱,转化为人力资源,人才优势,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艰巨。正因为其艰巨,说明了我们发展的实力、潜力的巨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享成果是英明的开发性发展,是更加本质上的发展。

  共享成果,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