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十载,110守护城市安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02:25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栗占勇

  ■核心提示

  1月10日,是一年一度的110宣传日,石家庄公安机关的领导、民警走上街头,向群众宣传110法规,接受群众咨询。

  自从1996年12月1日,石家庄市公安局正式开通110报警服务台,至今110已在省会走过10载,人们对这支队伍从陌生到熟悉,从不为人知到妇孺皆知,已成为人们危难时刻的保护神。

  历程

  危难时刻拨110,成为人们的第一反应,这表明群众对110的无比信任,是110历经10年铸就的荣誉。

  110的成长之路

  诞生之初:承诺“有求必应”

  110这个如今妇孺皆知的号码诞生于广东省广州市。1986年1月10日,广州市公安局在全国率先开通使用110“匪警”电话,群众遇到刑事案件可用此号码报警。上世纪90年代中期,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把110“匪警”电话改为报警服务台,公开对社会承诺:“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求必应”。

  就这样,110和她的承诺走向全国。1996年12月1日,

石家庄市正式开通110报警服务台,向社会公开“四必”承诺。

  最初,许多居民没听说过110,不知道110是干啥用的,人们遇到歹徒时仍想着跑到派出所去报案,或打听当地派出所、公安局的办公电话。警方为扩大110的知名度,通过媒体展开大声势的宣传。当时,几乎任何困难都可成为110民警的救助对象,居民将钥匙丢在家中,110民警或撬门进屋,或钻窗取物,总是设法帮忙。

  社会联动:非警单位加入110

  “四必”承诺中,“有求必应”成为当时110的亮点,也成为备受人们议论的焦点。当时,一些地方跑水了、停电了,110民警都会赶到现场,以兑现“有求必应”的承诺。而随着110的名声越来越大,110接到的报警求助迅速增多,许多供水、供电、供气部门的事情都报到110报警服务台。

  1998年,石家庄110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卫生、供水、供电、供气等部门参与到110工作当中,并向社会做出公开承诺。这是110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群众遇到电力、卫生、通讯等方面的紧急困难,也可以拨打110求助。110报警服务台接警后,按性质分别向电力、卫生、通讯等职能部门发出救助指令,这些部门接指令后,按承诺的时间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处置。

  接受投诉:告警察可拨110

  2000年,石家庄110报警服务台又增加新的功能:接受群众监督投诉。群众发现公安机关、公安民警有违法违纪或失职行为,可直接拨打110进行监督投诉。

  三台合一:110、119、122合并

  目前,石家庄市实现110、119、122“三台合一”。今后,人们如果遭到不法侵害,或遇到交通、火灾事故等险情时,只需拨打110即可得到公安机关的快速救助。

  “三台合一”后,公安机关仍保留119、122特服号码,实行“一个中心、一级接警”。110报警服务台在集中受理110、119、122警情后,直接指挥派出所、巡警中队、交警中队、消防中队等基层单位快速处警,并根据警情轻重缓急程度,决定是否调集多警种合成作战。这将更加方便群众报警求助,提高接处警速度。

  “三台合一”后,警区划分更加细致,布警范围更加科学,处警区域相对缩小。群众普遍感到街面上警察增多了,出警速度加快了。省会市区警务区原来划分为32个,而且部分区域警力重叠,还有部分区域警力明显不足。“三台合一”后,实行“一车两警”模式,警务区增加到50个,大大提高了公安机关的快速反应能力。

  成长

  如果一名外国人在省会遇到困难,直接用英语拨通110求助,石家庄110能否听懂?近日,记者从石家庄市公安局获悉,该局110指挥中心的接警人员正在接受英语培训,以提高接听、处置英语报警的能力。

  110将逐步接受英语报警

  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省会,距离首都北京很近,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石家庄经商、求学、教学、旅游,或从事其他活动。他们遇到困难时知道拨110求助,但可能由于不懂中文而遭遇报警尴尬。110指挥中心如果能听懂英语报警求助,可有效帮助外国人,迅速处理警情,同时能够提升石家庄的城市形象。

  据了解,外省有的城市早已着手开展这项工作,110指挥中心的接警人员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可用流利的英语对话,听懂英语报警。本报记者以前曾采访过石家庄110接听英语报警的能力,但当时不太理想,对英语报警基本听不懂。

  近日,石家庄市公安局有关领导告诉记者,他们正加强110接警人员的英语培训,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对话能力。2006年,石家庄市110报警服务台对接警人员实行“九考”,其中一考是“考文化水平”,“既要考政治理论、文史知识,又要考英语对话”。

  110报警服务台的接警人员在工作之余要学习英语,这项活动已坚持很长时间。晚上,他们还请英语教师进行授课,以提高自身的素质。从听懂日常用语,到逐步提高英语对话水平。同时,公安机关开发电脑软件,使110报警求助电话与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联网,一些复杂的英语报警由出入境管理处的英语专业人员接听。

  据了解,出入境管理处主要处理涉外工作,一些民警的英语水平很高,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

  随着110接警人员英语水平的提高,石家庄市110接听、处置英语报警求助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困扰

  据了解,110现在遇到的最大的困扰是,骚扰电话常年不断。目前,110报警服务台每天的呼入电话约3000起,其中有三分之一是骚扰电话。

  骚扰电话挤占报警服务资源

  因为拨打110不收费,骚扰电话五花八门,有小学生好奇取乐的,有酒后胡言乱语的,有闲散人员没事干拨打110的,有对社会不满或遇不顺心事撒气的,还有打错电话的等等。这些骚扰电话很大程度上干扰了110正常的接处警工作,挤占了有限的110报警服务资源,影响了其他警情的及时报警求助。

  警方提醒广大群众,没事不要随意拨打110。虽然人人可以拨,且不收费,但110是用来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骚扰电话将影响他人的紧急报警。恶意骚扰者将会触犯法律,受到处罚。

  在110接警高峰期,报警电话有时会出现排队压警现象。造成此情况的原因有多种,一是110报警服务台可供接处警使用的资源是有限的。

  目前,石家庄市110报警服务台共设有7个接警席位,开通着7条接警线路。每天110报警服务台呼入电话平均达3000起,不管是报警电话,还是骚扰电话,每起都要受理落实,可以说110接处警工作量和工作强度非常大。换句话说,如果某一报警高峰时刻,报警呼入电话超过了7部,那么从第8部往后的呼入电话就需要排队等待110受理。

  造成排队压警的另一个原因是,同一起警情,常有多人重复报警。据统计显示,遇有案件发生,群众的报警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发生在公共场所的警情,常有多人拨打110报同一起警。但这也说明,市民对110报警电话越来越信任。

  记忆

  6岁的孩子拨打110报警;一张纸条解救被囚人;与歹徒面对面搏斗……110给我们留下一个一个难忘的瞬间。

  一个个难忘瞬间

  6岁孩子拨110报警

  “叔叔,有个小孩儿丢了,你们帮忙找找吧!”110接警员听到,这是一个透着稚气的声音。后经了解,这个拨打110报警的孩子才6岁。

  此事发生在2003年冬天一个下午。省会一名女士突然发现两岁多的儿子不见了,她一时不知所措。这时,一个6岁的孩子机警地拿起电话拨打了110。

  110民警和接到指令的派出所民警立即帮助寻找。就在此时,附近居民在一个饭店门前看到有个孩子在哭,便将他送到了派出所,经询问,他就是要找的小孩儿。

  危急中救下自杀男子

  2006年11月15日10时20分,110报警服务台接群众报警:建和桥(原棉一立交桥)附近一个车行内有人要自杀。110民警赶到时,只见一名男子情绪激动,不许任何人靠近,并已将整桶汽油倒在了自己的身上,浑身散发着汽油味儿,手上拿着

打火机,随时有自焚并烧毁整间车行的危险。

  民警一面疏散群众,一面稳定该男子的情绪。一名民警吸引该男子的注意力,另一民警悄悄绕到了欲自杀男子的左侧,趁其不备,一个箭步冲上去,夺下了其手中已点燃的打火机。

  一张纸条解救被囚人

  民警意外发现的一张纸条,竟使得一名被非法拘禁20天的男子获救,这是2003年夏天发生在省会某小区的事。

  当时,省会一名民警在小区内巡查,他的脚忽然被硌了一下,低头一看,发现是一把被遗弃的剪指甲刀,刀柄内竟夹着一张折叠的纸条,抽出纸条来一瞧,他一下子惊呆了。纸条上写着:“我被绑架了,快请师傅报警打110,88栋2单元5楼左门。”

  随后,几名民警赶到现场,按了门铃,查出其中的非法拘禁嫌疑人。原来,扔纸条的男子因为债务纠纷被非法拘禁20天,不能出门,也不能跟家人联系。

  这件事反映出,人们在危急时刻首先想到的是110。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