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元买个“国宝”捐政府 文物部门说:老人精神可嘉,但防骗能力较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02:36 大河网-河南商报

  

80元买个“国宝”捐政府 文物部门说:老人精神可嘉,但防骗能力较差
商报讯(记者王文凯实习生王丹丹)一外地老人在郑州买了件“文物”,为了这个“文物”不流失海外,老人急忙捐给国家。但经鉴定,该“文物”只是个工艺品。

  昨日上午11时,65岁的江苏籍老人李新民手捧一件“文物”来到本报,希望通过本报把它捐给国家。

  揭开层层报纸,一件沾满泥土的玉状物体露出真容。该物件上面是一球体,下面是底座,球体上盘着5条栩栩如生的龙,中间一条大龙张着大嘴在戏一个玉珠。底座上有篆刻“九转乾坤”字样,还有6个小篆体字模糊不清。

  李新民介绍,1月7日上午11时,他经过郑州东郊的黑庄时,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捧着这个玉状物体说,这是在黑庄挖出的宝贝。

  “地下挖出的文物属于国家。”李新民老人说,“这件文物万一落在不法分子手中,或流失海外,那不是很大的损失吗?我就以80元钱将这个宝贝买回来。”

  昨日下午,记者把该“文物”送到了河南博物院,有关专家看后称,这个“文物”只是一件做工粗糙的现代仿古工艺品。清朝出土文物文字的记载顺序一般是从左至右,但是这个“文物”底部的六个字“大清康熙年制”是从右至左的顺序。

  河南博物院一位女士说:“老人首先想的是不能让文物流失,这让人敬佩,但防骗能力较差。市民要是发现出土文物,应及时与文物部门联系,确定真伪,免得上当受骗。”

  乍一看,还真像个国宝

  商报记者程实/摄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