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冷眼相看“今年春运不涨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05:33 四川在线

  中国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永平10日对外宣布:从今年起,铁路春运火车票价格不再实行上浮制度。(中新网1月10日)

  这是一个令多少人振奋的消息。从2002年起,铁路春运涨价便如同奔驰的火车头,任公众千阻万挡而依然我行我素。新的春运季节临近,在舆论的广泛质疑和猜测中,在公民诉诸法律和上书部长的期待里,涨价的火车头终于停止了它驶入春运前的咆哮,温柔地与乘客握手。今年春运如此温柔,何以还要“冷眼相看”?这样说绝不是毫无振奋感,而是由此想到了更多“涨价”的话题。

  一段时间以来,“涨价”似乎成了灵丹妙药,谁都可以说出自己何以“涨价”的N条理由,甚至动辄打起“与国际接轨”的幌子。富得流油的电力部门以“亏损”为理由涨价,尽享垄断暴利的石化行业以“价格倒挂”为理由“跟涨不跟跌”,大学学费堪称世界第一还口口声声“六年没调整” ……回头看,铁道部当初春运涨价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分流客流”、“削峰填谷”,面对公众的广泛质疑,铁道部一直申辩自己有权涨价,部副部长也曾经声称车票涨价“对调节客流的作用很明显的……有详细的数字,能说明这个效果”。而我们实际看到的数字是:2003年春运铁路输送旅客1.34亿人次,2004年1.37亿人次,2005年1.4亿人次,2006年1.49亿人次,2007年预计1.59亿人次。涨价的借口不攻自破。

  春节本是中国人最为珍视的传统节日,多少漂泊在外的人赶回家与亲人团聚,而春运涨价不仅加重了旅客经济负担,也破坏了节日的祥和气氛,是缺乏人性关怀的表现。从法律的角度看,一方面铁道部当初春运涨价全凭国务院批准的一纸红头文件,架空和取代了价格法及其他定价法规,省略了价格形成过程中的报批程序和听证义务;另一方面春运期间列车超员严重,车厢内空气污浊,旅客多付了钱却享受了更差的服务,这与相关法律所规定的公平原则背道而驰。这样,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的春运涨价,当然就难免被公众称为“春劫”了。

  一场持续数年的争论就这样休止了,今年春运不涨价了,的确是令人欣慰的好消息。我们不必去探究今年春运不涨价的直接动因,但“春运不涨价”不仅是庶民维权的胜利,也成为一个生动的案例,透过这一案例,有太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