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8万读硕士这个博士“舍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06:35 四川在线-天府早报

  1月7日,原本早已是口腔学博士的杨征又拿到了国际工商管理硕士(IMBA)文凭。博士回炉读硕士,不是为了文凭,是因为杨征不仅想做一个只会“看病”的医生,他心中有更远的目标。刚刚毕业的杨征踌躇满志,准备将在IMBA中学到的售前、售后服务等企业中使用的管理引入到诊所的发展计划中。

  舍去

  已经身为博士,按理学习的道路基本已走到尽头,再下来,该是享受成果的时候。然而杨征却与众不同地选择了再去读硕士,而且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将一家人准备用于买房的8万元都交了学费。两年后,房价已经疯涨,而对杨征来说,这是否意味着损失?

  放弃买房先去读IMBA

  在就读电子科技大学—韦伯斯特大学合作国际工商管理硕士(IMBA)前,杨征早在2002年就拿到了华西医大口腔专业博士学位。虽然在专业杨征已有建树,但在管理上,他觉得自己虽然有些想法,却始终成不了系统。而作为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锦江诊所主任,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医生,只会看病就行。

  当时,他有几个患者是几个电子科大的老师,从他们的口中,他了解到电子科技大学—韦伯斯特大学合作国际工商管理硕士(IMBA)项目,“最吸引人的是,上课的很多老师都是来自美国,欧洲等国家的教授”,MBA是从国外进来的,他觉得全英文的授课方式既具有挑战性,而且学到的东西可能更地道。

  但在报名时,杨征却犯难了,两年的学费要8万多元,而当时自己的孩子还不到一岁,本来打算用这笔钱买一套房子的,但最终他说服了家人,“先把学费交了再说,房子可以以后再买”。

  得到

  舍得,舍得,要先舍才有得。舍去的房子换来了思想上从未有过的颠覆。房子是有价的,思维的革新对杨征来说却是无价的财富。8万元的学费看起来贵,但与各行业精英人物的交流,以及与来自西方的老师之间的思维碰撞所产生的火花会照亮他今后的人生之路。这8万元,值!

  头脑风暴在学习中完成

  在杨征所在的班级,不少人都是企业高管,在管理及财务方面本来就有些基础,但对杨征这个搞专业研究的来说,对这些却一窍不通,而且课堂教学也采用全英文,学习难度非常大,在这两年里,他每周末都到学校上课,每天下班一回家便埋头做老师规定的报告。人力资源管理、营销、财务管理、国际商务、项目管理流程等方面的能力均得到了提升,杨征说,“以前是站在专业的尖端部位,读MBA更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杨征说:“以前就只知道埋头给患者看病,并没有想到还会和着这么多来自各行业的高层打交道。”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来自各行业的信息以及国外老师所带来的西方文化迅速融入他头脑里。“那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潜移默化。”杨征说。虽然学费贵,可在那里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的价值远远超过了8万元。

  学以致用服务理念在变

  “我们以前给患者看病,更注重的是治疗中的效果,而现在,我们将在关注患者的身体时,还会注重对他心理的安慰需要。”杨征对记者说。

  在杨征的计划中,孩子怕拔牙,那就给他们在医院设一个儿童娱乐室,给他一些小礼物,等混熟了,再给他拔。患者结束治疗后,定期对他们进行回访,让他们从情感上得到安慰。这些想法源自工商管理中“售前、售后”服务的概念,受到先进管理学熏陶的杨征马上学以致用,将它们移植到对诊所的管理中来。

  而更多的发展计划,正在杨征的头脑中默默酝酿。

  早报记者关义霞摄影向宁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