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第一关就被pass?别让细节成为应聘败笔(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09:20 中国新闻网

  

招聘第一关就被pass?别让细节成为应聘败笔(图)

  1月6日,一名大学生在招聘会现场。当日,2007年山东省首场大型人才交流会——山东省冬季大型人才交流会暨山东人才网会员单位人才招聘会,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招聘会上300多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吸引了近两万名大学毕业生到场求职。据了解,2007年山东应届毕业生总数将达到50万,比去年增长39%。(中国青年报/图;袁鹏/摄)

  记者近日连续参加了几场大规模毕业生招聘会,亲眼目睹一些学生在招聘第一关就被无情地pass掉,学生本人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在采访了众多用人单位的招聘代表后,记者就大家反映比较集中的几个问题做了粗略梳理。

  简历:应让招聘单位在30秒的时间内留下基本印象

  随手从厚厚两摞简历中抽出一本,新浪吉林首席信息官苏癑成皱起眉头,一份简历,居然有40多页,“还有比这更厚的呢。有文学院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都一篇不落地全复印上了,可是找半天,你就找不着他是哪个学校的。还有的简历,你看半天不知他学什么专业的。”苏癑成苦笑,“要知道,我们一天收了1万份简历,看一份简历的时间,可能也就30秒。能不能让用人单位在这30秒内对你有一个基本印象?”

  记者看到,有的同学把体重也标在简历上,还有的占用不少篇幅写“自我鉴定”、“本人性格”等等。“谁会给自己写个不良鉴定,或者主动坦白性格缺陷呢?不过是一堆自夸之词,非但没人看,还冲淡了主题。”苏癑成建议学生在简历上把“学校、专业、籍贯、政治面貌、社会实践经历、专业成绩、获奖情况说清楚就行,让最基本的东西一目了然”。

  除内容芜杂,主次不分外,照片也是个问题。“招聘会上,对一个同学印象不错,想不起名字了,抱来简历看照片没找到。后来才知道,他简历上贴的是高三时的照片。”苏癑成对记者说:“照片一定要用近期的,起码不能和现场应聘时本人面貌出入太大。”

  “有些女生把自己的艺术照放在简历里,说不上是性感还是妖艳。要知道,你不是来参加选美的,如果附全身照,就应当附一张体现学生本色的朴素照片,否则会起反作用。”苏癑成说。

  苏癑成认为,做简历没必要花很多钱,但如果能做得有创意,会引起用人单位更多的注意。他见过一张类似名片的长方形卡片式的简历,内容简洁清晰,“1万份简历中,只有这一张简历,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专业:成绩单所反映的不仅是知识水平,还有一个人的做人态度

  “带成绩单了吗?”招聘单位人员问。“没有,太匆忙,漏了。”学生回答。

  这是发生在吉林省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招聘会主会场的真实一幕。“来应聘,成绩单都不带,学习在他心目中又能是个什么地位?”用人单位代表对记者说。

  接连几场招聘会上,记者都发现,有些学生第一轮应聘不带成绩单,认为“成绩有什么用?现在有几个单位看成绩?都是看有没有社会实践、有没有从业经验”。

  但记者采访过的用人单位,90%都强调“非常看重在校成绩,尤其专业课成绩”。他们认为,成绩单所反映的,不仅是知识水平问题,而且反映了一个人的做人态度,反映了一个人有多大的培养价值与发展潜力。

  中国北车集团的下属公司要求应聘者的学习成绩必须在班级排在中上游。其人力资源部的吴晓峰说:“能上大学,基础应该不差,为什么上了大学却成绩不好?这是个态度问题。学习是学生的主业,他都不放在心上,将来会把工作放在心上吗?”

  株洲时代集团招聘代表杨通磊告诉记者,成绩一直好,才证明基础扎实,一贯学习认真,这样的学生,到了工作岗位后,才能在专业上沉下心来,才会做出成绩。

  “有的学生,在校时忙着参加各种活动,忙着进学生会,忙着搞人际交往,认为这会为日后就业增加竞争砝码,其实,并非所有单位都看重这样的学生,尤其科研型单位,宁愿选择性格偏内向、成绩优秀、思想纯净的人。”杨通磊告诉记者,湖北黄石一家单位就曾在招聘信息上明确注明:欢迎对口专业毕业生前来应聘(校、院、系学生会干部及班长除外)。

  求职:对求职单位及企业的状况和发展,不能一无所知

  “好多学生来投简历时,对企业根本一无所知,还挺不以为然地问:你们是干什么的?”这让招聘代表邢爽感觉很不爽。

  对于专业性较强、产品离普通大众生活较远,或者行业内并不是非常知名的公司来说,“学生们一脸茫然”虽情有可原,但“看到公司,也不了解干什么的,就投简历”却让用人单位颇有微词。

  “这样的学生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看中的并非企业,而是企业所在城市,或企业所提供的薪水;二是对自身职业定位不明晰。”邢爽的公司总部在上海,她认为很多学生就是奔“上海”而来,“他们并不关心企业的发展,很可能只把这里当作一个跳板”;而对于后一类,邢爽的看法是,“对未来缺乏清醒认识,分辨不清这家单位是否真正适合自己,只想赶紧先找只饭碗,即使被录用,也往往缺乏激情,工作难以长久”。

  一萌电子是一家以软件开发为主营业务的IT公司,其招聘人员告诉记者,有些学生现场看了公司派发的介绍材料后,仍稀里糊涂乱投简历——“你的长项是什么?软件?网络?还是销售?不能看到‘计算机’字样就投。对自己的专业特长缺乏明确判断、对用人单位及岗位信息解读不清,应聘成功率自然大大降低。”

  申银万国证券公司的宋鸿飞在招聘会上累得够呛,他们招“投资顾问”,对于大多数来应聘的学生,他得一遍又一遍地解释“这一行是干什么的”,“投资顾问这一行当,兴起已不是一年两年了,可很多学生,包括学金融专业的,都搞不清楚其确切含义,对运作方式更是一无所知。”

  口干舌燥的宋鸿飞对记者说:“大学生在校应该关心行业方向、行业信息,为完成向职业人的角色转换做充足准备。”

  表现:穿着打扮、形体语言、眼神甚至语气都无声地体现素质

  一男一女两个穿着入时的大学生,手牵着手在招聘会现场找工作。指着二人离去的背影,齐车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吴晓峰对记者说:“这一对小情侣很难应聘成功。”

  吴晓峰的判断基于三个理由:第一,一对恋人很难同时在一个城市找到理想单位;第二,在人生如此重要、严肃的一个场合,且为公众场合,二人仍不会收敛感情,卿卿我我一副亲昵状,是不懂节制的爱情至上主义者,将来行为表现亦多半会是“事业让位于家庭”;第三,穿着入时易给人留下重物质享受的印象。

  包括肢体语言、着装打扮,甚至眼神、语气在内的很多细节,都无声地透露着一个人的素质,记者发现,用人单位无不在通过这些细节打量眼前的应聘者,并迅速做出是否录用的判断。

  “部分女孩子爱漂亮,脸上一层粉底,眼影鲜艳,我们一看就排除掉了。爱美不是错,但打扮过分,就有心态浮躁、内涵不足之嫌。对于科研型单位,这样的学生尤其不适合。”杨通磊认为。

  宋鸿飞认为,穿得讲究的学生,给人感觉是家里条件不错,往往是温室里的花朵,吃不了苦,经受不住困难与挫折。他说:“干我们这一行,初期跑市场注定很辛苦,而且经常会吃闭门羹,根据经验,当初打扮入时的学生,几乎没有一个能坚持下来。”

  苏癑成告诉记者,有的学生,递简历不是双手奉上,而是用一只手撇过来,举止狂傲无礼;有的则面露怯色,徘徊不敢上前,言行唯唯诺诺。他表示,求职现场的最佳状态应是“态度不卑不亢,衣着大方得体,整体感觉谦虚而又自信”。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彭冰)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