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 学费暴涨青少年教育成本增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09:42 南方日报

  核心提示

  昨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了《“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该报告从青年所高度关注的教育、就业、健康、社会参与、流动、闲暇、恋爱与婚姻等方面,对5年间中国青年群体素质的改善和参与社会发展进程的状况作出了评估。

  新华社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昨日发布的《“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显示,“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在受教育方面的条件都有明显改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和隐忧,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报告认为,由于政府的教育投入不足,使得个人和家庭的教育投入大幅增加,某种程度上已经干扰和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学费暴涨的结果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人数增加,导致贫困家庭无法靠知识摆脱贫困,导致“读书无用论”错误思潮的重新抬头。

  报告指出,家庭教育支出在家庭个人消费中比例过高,很多中等收入家庭也深感子女教育负担沉重。据调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教育成本仅低于饮食营养费,占子女费用的平均比重为21%。但是自子女读高中起,教育费用在子女总支出中的比重超过饮食费用,这一比重在高中阶段为34%,大学阶段则为41%。

  课题组成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编审方奕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今天的所谓教育投入上的短缺恰恰是在我国GDP总量快速扩张、税收和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发生的。再用“我国经济不发达”、“财力不足”等理由来解释已经难以说得过去了。

  13.2%青少年上网成瘾

  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的青少年网民中,有13.2%的人上网成瘾,另有13%的人存在网瘾倾向,其中13—17岁的青少年网民中网瘾比例最高,达到了17.10%。

  “青少年上网成瘾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部分青少年过于沉迷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等网上活动,对自己的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带来了不利影响。”课题组成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杨守建说。

  “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的信息素质教育,加快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在青少年中的推广,提高他们对新技术的应用技能,增强他们对信息的摄取、处理、整合能力,以使他们更好地应对信息社会的挑战。”课题组副组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成才研究所所长刘俊彦说。

  青年部分体能指标下降

  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十五”期间我国青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不断改善,但是青年的部分体能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心理疾病与亚健康状态在青年群体中不断蔓延。

  报告显示,与2002年相比,我国青年的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立定跳远水平、仰卧起坐水平和肺活量三项监测结果与2002年相比,都只有个别组别略有上升,绝大部分组别继续呈现不同幅度的下降趋势。超重及肥胖学生明显增多,已成为重要健康问题。

  另外,心理疾病与亚健康状态在青年群体中不断蔓延。

  报告显示,随着生活水平和保健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一些青年缺乏体育锻炼,一些原来多在老年群体发生的疾病如心肌梗塞、颈椎病等,现在发病时间提前,青年成为这些“老年病”的患者。

  青年流动三大原因

  中国青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十五”期间青年人口流动规模持续增大,务工经商、学习培训和婚姻迁入是青年流动的三大原因。

  报告引用有关数据表明,15-19岁的青年流动的原因以学习培训和务工经商为主,比例分别为50.2%和29.7%,学习培训是这一年龄段青年流动的第一原因;在20-35岁的各个年龄段中务工经商都是占首位的流动原因;在20-24岁的青年中迁移原因则以婚姻迁入和学习培训为主。随着法定结婚年龄的到来,由婚姻造成的人口迁移和流动呈上升趋势,在25-29岁年龄段的青年中,由于婚姻造成的迁移流动达到了30.5%。

  报告显示,中国青年流动尤其是跨省流动的空间分布高度集中,即青年集中流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广东省集中了全国跨省流动人口的36.9%,其他吸收跨省流动人口较多的省份还有浙江、上海、北京、江苏以及西部的新疆。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三个经济活跃地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年流向那里。

  图:

  15-59岁的人口中迁移与流动的原因

  务工经商〉50%

  婚姻迁入27.2%

  学习培训22.8%

  拆迁搬家18.6%

  15-19岁人员流动原因

  学习培训50.2%

  务工经商29.7%

  20-35岁人员流动原因务工经商原因居首位

  20-24岁婚姻迁入21.2%学习培训15.5%

  25-29岁婚姻迁入30.5%

  30-34岁务工经商45.9%婚姻迁入11.5%

  资料来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周咏编制新华社发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