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理性看待北大毕业生当保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12:00 光明网
李振忠

  1月8日《每日商报》报道:台上,摆着一张熨衣板,一位老师边说边演示正确熨衣方法;台下,60多位学员边看边听,有人还拿出纸笔认真记下操作要点。前天(6日),杭州首家“素质型”保姆培训班正式开课了,首批共60多名学员在进行15天培训后将正式上岗,走进杭州人家提供服务。首期“素质型”保姆培训班学员学历并不低,其中不少人持有高中或大专文凭,其中还有一位是北大毕业生。据三替服务集团董事长陶晓莺介绍,这位北大毕业生目前正在杭州某语言培训学校工作,“她说想学习些家政服务知识,为自己增加一项技能”,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学历较高的人群也相中了收入并不低的“素质型”保姆行业。

  世间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无学历者可以做保姆,大学生当然也可以做保姆,北大毕业生做保姆,也并没有违反什么规则,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大学生有擦皮鞋的,有操刀卖肉的,甚至也有回乡喂猪的,但,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只看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应当向发挥其知识学问这个方向上进步、发展,不应当向浪费知识、干耗才能这个方向上发展,人们往往看到了北大毕业生当保姆职业无贵贱的一面,却忽略了大学生人才浪费的不合理的一面,这种思维方式,仍然是不全面的,偏颇的,当然也是有害的。

  报道中说:这位目前正在杭州某语言培训学校工作的北大毕业生,“想学习些家政服务知识,为自己增加一项技能”,如果是这位北大毕业生靠做保姆这个职业而积累一种社会经验,开拓自己将来的事业,以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知识才干,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假如一个北大毕业生立志做一辈子保姆,无论是对于其个人,对教育、还是对于社会来说,都不值得提倡,因为做一个保姆的知识含量与一个具备高知识人才的知识含量,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这就好比用巡航导弹打蚊子,是一种绝对的折本买卖,这又有什么好提倡、好吹嘘的呢?

  大学生就业,存在着两种浮躁现象,一种是象过去一样,把学子们捧在天上,生怕他们掉下来,因而才有了蜜罐子、象牙塔之比喻,而另一种浮躁现象,就是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让大学生走出象牙塔,把大学生去干那些毫无知识含量的工作当作一种新的社会进步,岂不知,这又是一个比象牙塔更大的误区,毕竟,让大学生就业回归理性和正途,给他们创造一些更适合知识发挥的就业机会,比什么都重要。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