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群众切身利益不仅仅是经济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15:01 南方网

  近年来,各地十分重视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就业、收入分配、出行、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下功夫改善民生,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幸福感,以实际行动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新年伊始,更是用力关照群众切身利益。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地方非常注重解决群众经济利益问题,而其他方面的切身利益却有所忽视。我们应对群众切身利益有全面认识,充分实现群众多方面的利益需求。

  经济利益是一个人的基本利益,对于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极为重要。然而,在现代文明社会,一个人的基本利益并不局限于经济利益,它还包括政治权益、社会权益和文化权益等多方面利益。政治权益主要是管理公共事务以及各尽其能地实现自我;社会权益一般指作为社会成员应享有的社会福利;创造和享受文化生活则属于文化权益。这些权益对于一个人的发展也至为重要。

  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四种权益共同构成了人们追求幸福这个终极目的之根基,缺少其中一项就会影响人们的幸福感。在某种意义上,政治和社会权益更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具有中心地位。我们已看到,政治和社会权益一定程度的缺乏,已经减损众多居民的幸福感。在一些地方,由于居民不能够有效参与公共事务,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层出不穷;由于不能够有效监督政府,少数官员贪污腐化,吞噬了大量的群众经济利益。当经济收入不断增长,而教育、医疗等基本支出的高昂却让不少人时常焦虑。正是基于这种社会现实,在以人民幸福为最终目标的和谐社会的构建中,突出强调“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

  有些人认为,我们现在还不够富裕,政治和社会权益尚属于“奢侈品”,百姓也不大关注,应优先搞好经济,让人们一门心思奔“钱程”,得实惠。这样的看法是不妥当的。健康的身体、良好的教育、在法治下的充分能动性以及人民广泛政治参与保证下的政府高效廉洁,是一个人争取经济利益的基本条件。可见,政治和社会权益对于个人谋求经济利益乃至社会整体经济发展都十分必要,不能滞后于经济建设。伴随人们的切身感受以及权利意识的增强和社会观念的进步,人们已认识到,公民和社会权益不仅对于获取经济利益有工具性作用,他们本身也具有价值,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因此,人们有充分实现政治和社会权益的强烈愿望。日前,中国社科院发布的社会蓝皮书指出,我国城乡居民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有医疗、贪污腐化、教育等,其中就反映了人们有完善政治和社会权益的诉求。在我国广大农村,群众积极参与村委会直选,并视之为与自身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重大事务,也表明人们有多方面实现权益的强烈愿望。实际上,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加强社会事业已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让我们充满期待。

  当我们全方位地看待群众切身利益,解决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就有了新的思维和新的手段,我们将更多的以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手段而非一味的经济手段去全面实现人民利益。比如,对于部分群体上不起学问题,如果仅仅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考虑,办法将是实行特殊救和捐助,而如果从社会权益的角度,我们就会把教育作为社会福利,用公共财政保障每个社会成员享受到良好教育。国家宣布全面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证。(编辑:东雪)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