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爱情》热播带来的启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00:08 红网

  《乡村爱情》不是评论界喜“炒”的那种影视剧。然而,仅就我个人的粗略统计,该剧在央视各频道(第一、三、四、八等频道),近一段时间就已连续播放了至少六遍。至于各地方电视台,仅就我看到的,也至少有几家重播多次。观众如此喜看《乡村爱情》,究竟给我们,尤其是文艺界什么样的启发呢?

  首先,我觉得观众对于《乡村爱情》的喜爱,有一条最朴素的原因:《乡村爱情》里充满了真实的人、真实的事和真实的生活。这里的“人”当然是指普通人——因为影视剧本来就是拍给普通人看的,可是这么简单的道理,文艺界的广大从业者,包括那些大制片人、大导演、大明星们从来就没有搞清楚过,或者说,他们从来就不愿意搞清楚这一点。在他们眼里,影视剧与其它许多社会资源一样,都是专为有钱人服务的。而那些“名导”们动辄就要“大投资”、“大制作”、“大票房”、“大明星”,这样的游戏规则衍生了数不清的所谓“都市爱情剧”、“都市生活剧”。

  老百姓概括这些“都市剧”有一句最经典的话:“怎么里面的人好像都不用上班的?”这些片子里的人物真的是从来不用上班来养活自己,岂止不用,他们好像都是些刚刚继承了巨额遗产的富家子弟。我们在荧屏上看到他们的生活,好像都是闲得无聊的,每天就是穿着各种时装,到美轮美奂的“场合”里消费、娱乐、打闹,然后女的便使些野蛮的小性儿,莫名其妙地哭了,然后又莫名其妙地笑了。男的则都是“专职”追求美女的公子哥儿,今天在这个面前做哀怨状,明天向那个信誓旦旦,其目的和原因只有一个:为美女而美女。正是这种不知是给谁拍的“都市爱情”剧看得多了,冷不丁冒出来土得掉渣的《乡村爱情》,老百姓才会一下子就喜欢上它。

  《乡村爱情》的成功,正在于它的“土得掉渣”。瞧瞧里面的各色人物,无论是主角、配角,全都是说不上名字的演员,几乎没有一个大明星。除了赵本山、范伟在其中的两集生硬地插进去一段农民企业家“相亲”的剧情,实在没有什么叫得响的角儿。——而这两集,我认为还是《乡村爱情》的败笔所在,因为有明显的硬塞进去的痕迹。也许是任何一部影视剧都不能没有明星的“帮衬”,《乡村爱情》亦不能免俗。然而,从总体来看,《乡村爱情》的成功正是这些接近生活、活生生就是从生活中走出来的“小人物”的成功。他们的长相、打扮,即便是剧情里安排的“美女”、“帅小伙儿”,实在都透着股东北农村的审美情趣,一句话,都是些土里土气的农村姑娘和小伙子;他们住的房子,怎么看怎么就是农村里那些普通农舍的摆设,有那么点脏乱,也有那么点亲切;而最主要的他们的生活和爱情,也是建立在谁都会遇到的日常矛盾,包括基本的生存问题的基础上。

  剧中的第一男女主角永强和小蒙,他们爱情的一波三折、分分合合,正是围绕着永强的进城工作、“落魄”回乡、再有机会进城的命运转机展开的,而永强青梅竹马的恋人小蒙则在生活、爱情的一次次打击之后,认识到没有任何幸福是凭空得来的。她将目光从虚幻的爱情收回,一心一意地专注于自己对于幸福生活踏踏实实的追求和努力,而这些踏实的努力也改变了一个弱女子,让她重拾对于幸福的信心,终于,在生活的磨砺中成长的两个人又重新走到了一起。同样,剧中的村支书长贵和“大脚”、玉田和刘英、“种兔”场长刘一水和谢小梅、一心想进城的村支书女儿香秀和大国,他们的生活和爱情也都围绕着各自在对待“升官”、“面子”、“身边被忽略的幸福”、“进城”等等老百姓经常遇到的问题展开。而《乡村爱情》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在反映生活中这些最平凡的矛盾之时,没有回避普通人在这些问题面前本能的功利计较和人性弱点,与此同时,该剧更着墨于他们在生活的艰难中流露出的可贵的人生智慧,以及平凡生活中所坚守的人格光辉。

  如此看来,《乡村爱情》的成功和广受喜爱,并没有给我们的文艺界带来什么新的“秘笈”:好的文艺作品要为百姓服务,在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富豪”、“美女”身上寻找生活给予我们的真谛和启示。这样的老生常谈还希望我们的文艺界人士不要嫌弃,还是多想想的好。

稿源:红网 作者:左黎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