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论:为深圳市政府向市民道歉鼓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00:09 红网
“我们向广大市民群众表示深深的歉意,并诚恳接受市民群众的批评。”今天(11日),一份《关于改善梅林关及周边区域交通状况工作告市民书》同时出现在了几家深圳媒体上。(1月11日南方新闻网) 交通拥堵,深圳不是特例,但是因为交通拥堵而向市民“表示深深歉意”的,深圳就可称“特例”。不管其初衷是什么,至少我们能够体会到深圳市政府在政府责任和社会道义上没有进行回避,这一点或许正是值得为其鼓掌的原因。 政府责任是要有勇气承担的,但是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没有哪个地方能够主动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如果我们用一种批判的眼光去审视作为管理者的政府行为,可以发现,多数时候地方政府是被一种扭曲的“政绩”观所左右。只要能“相安无事”,城市交通再怎么拥堵似乎都与“政绩工作”无关,大家忙活的是怎么样把马路挖掉再修、把大楼炸了再建、把土地买了再征……因为这些事情可能让城市的面貌和规模会有很大“改观”,而且在短期内会有“政绩效应”。 民众不希望这样的行政意识主导管理者:有些责任不需要向民众透露,也就没必要因为出现了问题向市民道歉。所有人都否定不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可能在长期的行政意识里面,形成了一种“只做不说”的心态,如果说民众能够感受到真切的利益,在心里也会存有感激之情,不管你做到什么程度,至少说明还是把大家的困难放在心上的。但是我们也似乎能够看到另外的情形:不做也不说或者只说而不做,这是很可怕的,这样往往产生很多对立情绪和不信任感,会造成民众与政府的深刻积怨。 人与城市的和谐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任何时候,城市的主体依然是人,吃穿住行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城市管理,因此在公共服务领域,城市管理者更应该多去体察民情,进而做出实质性的决策行为。而今天,在繁荣背后隐藏着种种浮躁气息的城市管理现状里,我们非常需要政府职能的民本回归。 当然,一个城市的所有居民都应该是建设者,身份不同,职能不同,但是总体目标应该保持一致。但是,普通民众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不承担宏观管理的职责。我们发现,在很多地方政府的文件里面,都会出现这样的字样:服务型政府。这当然是民众所希望的,也是管理者应该根植的执政理念,但是如果只停留在文字层面或者只在与其他利益集团有“利益均沾”的情况下做“服务型政府”,那呈现给民众的就只能是一个虚构的框架。 从国内的总体环境来看,城市管理的现实情况并不令我们乐观,问题虽然并不是来自单个方面,但是总体调节的责任仍然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来承担。而当生活在现实困难里的民众发出怨声载道的呐喊时,不知道有多少地方敢于像深圳一样表示“深深的歉意”和“接受市民批评”? 稿源:红网 作者:岳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