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委主任痛斥富人超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01:44 华夏时报

  ■大事核心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昨日发布,明确了国家人口发展的战略目标,到本世纪中叶,人口峰值控制在15亿人左右,之后人口总量缓慢下降,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同时,国家计生委主任张维庆昨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针对富人、名人超生的现象表示,虽然此类人数较少,但对社会的影响却是非常恶劣。

  

计生委主任痛斥富人超生

  人口现状

  现阶段 生育意愿与政策差距较大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现阶段的低生育水平很不稳定。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多数地区人口增长存在反弹势能。

  报告特别强调,由于受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的影响,2005年-2020年,20岁-29岁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将形成一个小高峰,导致出生人口数量出现一个小高峰;同时,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全国已累计有近1亿独生子女,进入21世纪后这部分人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将使生育水平有所提高,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将使出生率和出生人口数量有明显增加。

  13年后 男青年比女青年多三千万

  报告透露,2005年以后,中国进入婚育年龄人口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婚姻挤压问题凸现,低收入及低素质者结婚难,其所导致的社会秩序混乱将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严重隐患。

  报告指出,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是我国这些年人口工作中面临的新问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2003年抽样调查为119,个别省份超过130。2005年1%抽样调查为118.58。城乡均出现异常,农村失调程度更为严重。到2020年,20岁-45岁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活产男婴数与活产女婴数的比值,通常用女婴数量为100时所对应的男婴数来表示。正常情况下,出生性别比是由生物学规律决定的,保持在103-107之间。

  人口发展

  公共资源将优先考虑“人”

  报告指出,中国将建立以人为本的发展机制,将公共资源优先安排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是全新的人口发展战略理念,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把更多的资源配置到与人的全面发展直接相关的领域。”报告指出,今后中国将重点加强四个方面的投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是对控制人口数量、稳定低生育水平的投入,包括对生殖健康服务、计划生育群众奖励与保障、“少生快富”工程等的投入。

  二是对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的投入,包括对提高人的健康、技能、知识和道德等素质的投入,特别是对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投入,逐步使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

  三是对优化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的投入,包括对流动人口、生态移民、生态恢复与治理等的投入。

  四是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公正的投入,包括对社会保障、促进性别平等、消除贫困等的投入。

  报告还强调,在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投资于人的重点应有所不同。

  华夏解读

  部分人群失去信仰支撑

  报告指出,2000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受教育年限只有7.85年,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4.63%,每百万人口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数为545人,农村劳动年龄人口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高达47.6%。重学历教育轻劳动技能培训问题突出。部分人群失去信仰、理想支撑,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

  “人口素质问题影响了社会的文明与和谐、资源利用效率和国家的综合竞争能力。”报告说。

  报告认为,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影响我国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因素。

  我国人口健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都亟待提高。

  战略目标

  3年后人口总数13.6亿

  报告提出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人,人口素质明显提高。群众享有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降低,婴儿死亡率降到14.9‰以下,孕产妇死亡率降到40/10万以下。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增加到9年。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贫困发生率有所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城镇化率提高到47%。有效缓解城乡间、区域间差距扩大的势头。人居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到2020年,人口总量控制在14.5亿人,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1年左右。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贫困人口继续下降。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城镇化率达53%以上。城乡间、区域间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遏止。人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总体思路

  逐步转向人力资本强国

  报告中明确了我国人口发展的战略思路,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基本判断是:如果人口总量峰值控制在15亿人左右,全国总和生育率在未来30年应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反弹势能大,维持低生育水平的代价高,必须创新工作思路、机制和方法。三是确定人口发展战略,必须既着眼于人口本身的问题,又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四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解决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问题,必须调整发展思路,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

  ■新华社发

  计生委主任痛斥富人、名人超生

  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张维庆昨天上午在广东接受记者采访,就媒体近来关注的人口计生热点话题发表意见。

  张维庆说,应当承认,生育意愿差距客观存在。30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人们的生育意愿也发生了巨大改变,总体来说,城市的生育观念转变快,农村相对慢。这里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原因,也有教育、文化素质高低的差异。生育意愿的城乡差距仍在继续拉大,并可能长期存在,我们要正视差距,并不断缩小它。

  富人、名人超生,虽然绝对数量不大,但社会影响非常恶劣。富人、名人超生行为既受到传统生育观念的影响,也有自身教育文化水平、社会管理服务等其他原因,目前针对这种违法行为的法律手段主要是征收社会抚养费。此外,还必须重视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整理自《羊城晚报》)

  ■短消息

  因为计划生育 少生4亿多人

  中国自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少生了4亿多人,拆除了“人口爆炸”的引信,使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4年,而且比其他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提前半个多世纪跨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

  大规模劳动力 流动持续存在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仍有1.5亿至1.7亿人,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将持续存在。

  我国流动迁移人口规模庞大。按人口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长1个百分点测算,今后20年将有3亿农村人口陆续转化为城镇人口。日益庞大的流入人口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城市管理能力提出挑战,也增加了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的难度。

  30多年后的中国 4人中1名是老人

  目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人,占总人口的11%。到202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人,65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1.64亿人。预计本世纪40年代后期形成老龄人口高峰平台,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4.3亿人,比重达30%;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3.2亿多人,比重达22%。届时每3至4人中就有1名老年人。2020年、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将分别达2200万人、8300万人。

  ■大背景

  我国三次出生人口高峰

  第一次出生人口高峰出现在1951年-1958年,形成了中国人口规模“由缓到快”的增长基础。

  第二次出生人口高峰出现在1962年-1976年,是由于灾害后的补偿性生育和年龄推移形成的。

  第三次出生人口高峰出现在1985年-1991年,是由于前两次出生人口高峰年龄推移形成的。

  世界人口发展基本态势

  生育水平逐步下降,人口总量经历高速增长后进入增速趋缓时期。发展中国家总和生育率从6.2下降到2.9,发达国家从2.8下降到1.6。据联合国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将基本完成。

  人口年龄结构持续老龄化。2000年,世界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分别达到10%和7%,欧洲为20%和15%。

  人口素质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人口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人口接近50%。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