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议:拆除西湖第一高楼的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01:58 大江网-江西日报

  几天前,杭州西子湖畔第一高楼——浙江大学湖滨校区教学主楼成功爆破,这幢设计“寿命”百年以上的高楼仅“存活”了13年。

  由于这座高楼影响西湖景区的整体景观,为恢复西湖往日风貌,城市管理者因此决定将其拆除,此举似乎具有“壮士断腕”的魄力。

  记得姜昆在一个相声里曾经异想天开:给马路安装一个拉链。这样,需要给好端端的马路下面埋设什么管道,只要把拉链拉开就行,埋完了再拉上。如此反反复复,不但可以提高效率,还减少了对马路“开膛破肚”的浪费。然而,时至今日,这种对马路“开膛破肚”的现象在全国不少城市基础建设中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愈演愈烈,着实令人遗憾。

  近年来,一些地方“经营城市”的理念悄然升温,建设大广场、大绿地和高楼大厦,自然成了部分城市最常规的“经营”手段,由此导致一些官员“崽花爷钱不心疼”,在城建中树立所谓的“形象工程”,相关单位也乐得从“建了拆、拆了建”中获得不正当利益。于是,城市成了大工地,类似“八年五次重复修花坛”的事例屡见不鲜。

  城市建设必须遵从城市整体的环境和长远规划,在设计上不但要有一定的时代前瞻性,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发展趋势,在空间上也要“左顾右盼”,既要考虑局部的建设,也要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需要。如果仅仅将其作为官员的“政绩工程”,一味着眼大建筑的气派,追求第一高楼“养眼”,最后就免不了“今天建、明天拆”的结局。据说这幢高楼因为离西湖仅500米之距,在建造之初就曾引起各方争议,尽管建成后成为当地的“景观”,还是难逃被拆除的命运,岂能不令人扼腕。

  经典的城市建筑作品作为“凝固的音乐”,有其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社会人文背景。我们常常慨叹巴黎、伦敦这样的国际大都市建筑历经几百年而不落后,其整个城市格局与风格保持不变。在国内,红墙琉璃瓦的故宫让国人骄傲,小桥流水人家也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建筑之所以能够历经数百年风雨,是因为其显示出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与之相比,西子湖畔“短命”的第一高楼,难道不令人为之汗颜?(高君波)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