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阳光暖人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03:57 大河网-河南日报

  住在敬老院里的孩子

  桐柏县月河镇敬老院,不光有老人,还住有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

  “我长大了想修鞋。”当问小泽华长大了想干什么,失去双腿的他这样回答。

  又问:“你还想干什么?”他想了好久,羞涩地低下头:“我想上学。”

  13岁的刘泽华从小经历了数次生死磨难。

  小泽华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脉管炎,3个月大,遭父母遗弃,被汪庄村的刘建党老人捡拾抚养。

  2005年12月底,刘建党老人不幸撒手人寰,小泽华又陷入孤独境地,当地政府很快为他找了代理妈妈。

  不久,小泽华病情恶化,双下肢溃烂,如不及时做手术截肢,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小泽华又一次面临生死困境。

  很快小泽华被送到月河镇敬老院。在干部群众的捐助和医疗救助金的资助下,2006年4月20日,小泽华被送到桐柏县第三人民医院,做了双下肢截肢手术,手术非常成功,目前刀口已完全愈合。

  有关部门正与学校联系,希望让小泽华入校学习。

  小泽华何其不幸,同时又何其万幸!

  遭遇不幸,在社会救助体系的帮助下,重新站立起来,自信地面对生活,是发生在众多困难群众身上生动感人的故事。

  “让救助阳光普照困难群体,使困难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成为2006年困难群众救助工作的响亮口号,这一年我省的救困力度进一步加大。

  在上一年部分试点地区的经验基础上,2006年,农村低保制度在我省全面建立实施,保障人数达到了200万人的目标,原有的农村特困户全部转为农村低保对象,此举得到了国家民政部的肯定。全省平均城市低保标准也由2005年底的127元提高到2006年的146元。

  “不比有孩子的差!”

  “俺在这里,有饭吃、有衣穿,生活有人照料,不比有孩子的差!”在叶县城关乡一所新建的敬老院,几位老人这样乐呵呵地念叨着,饱经沧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2006年,我省乡镇敬老院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省级财政拿出1.1亿元资金补助781个敬老院建设项目,截至11月底,已竣工651所。

  农村税费改革后,随之就会带来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来源的问题,我省在全国较早出台了取消农业税后做好农村五保供养的政策。

  200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20%的目标,要求集中供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1200元,分散供养保障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1000元。

  救助困难群众,在2006年成为我省各地政府重要的民生工程。

  漯河市结合灾后倒房重建,集中建设“温暖小区”,集中供养率达到52%,全省最高。

  平顶山的救困品牌--爱心超市,开始从市区扩展到县,叶县、宝丰的爱心救助超市已经开业运行。

  ……

  40年盼来一个新家

  对自己的新居,老邵打心眼儿里满意:独门独院,三室一厅,背靠公路,面朝良田。

  新房的确漂亮:地板平整,墙白如雪。拧开水龙头,水流清澈;打开电灯,满室生辉。室外沼气池即将完工。“听说用沼气做饭省劲,阀门一拧,饭菜做成。”老邵开心地笑了。

  村里马路光洁平整,出门脚不沾泥;休闲广场热闹,可以舒心畅意唱一出;超市、卫生所、农民培训中心一应俱全。这些都让老邵感到新鲜。

  老邵是宜阳县莲庄乡孙留沟人。搬家前,老邵住在油毡铺顶的土坯房里。夏季泥石流频发,一下雨,就有可能墙倒屋塌,每一年都有房屋被冲倒,老邵家的房子就被冲倒了两次。“有一年,我们村的房子一下子被冲垮了50多间。”老邵说。

  老邵说:“我盼着搬家,一直盼了40多年,如今一脚跨进了现代化。”

  山里人从“吃粮靠推磨,照明靠油灯,运输靠肩挑,作息看日头”的生活,搬出祖祖辈辈居住的深山,水、电、路通了,孩子上学方便了,就医难问题解决了,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居。2006年,众多搬出深山的贫困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让帮扶雨露滋润贫苦群众。2006年,我省还通过整村推进、转移培训、投放扶贫信贷等扶贫措施,解决了68万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和温饱问题。据省农调队2006年第三季度的调查结果,44个贫困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841元,比上年增长20.6%。②8

  □本报记者赵力文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