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送温暖的季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07:54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人活着都需要面子。只有活不下去的时候才有可能放弃它。乞丐把面子从脸上抹(读妈)下来垫在膝盖底下,跪着向一切有面子的人讨要,面子是换取施舍的惟一资本。一般贫困户绝不会这么做,他们需要用哪怕是最微薄的面子来支持生活信心,除非信心彻底崩溃。但即就是这么一点面子,也时常遇到媒体的挑战。

  元旦至春节这段时间,按照惯例是社会各界集中向贫困阶层“送温暖,献爱心”的时间。米、面、油等物品作为爱心的物质形态频频出现在媒体上,与此同时,面子与面子之间的关系却进入异乎寻常的状态,暗暗呈现出微妙的紧张。几年前,我写过一篇题为《走近一张照片》的短文,就曾分析过这种现象。说的是春节前国内某大企业在青海的分支机构给一些城市贫民捐赠面粉,让媒体记者拍了捐赠现场的照片,发表在报纸上———捐赠者图的就是这个宣传效果,这是他们索取的最起码的回报。其实这样的照片、这样的镜头在每年春节前都要在报纸电视上重复一遭,早已司空见惯,那张照片也不过是其中之一。但我当时因为稍稍多看了一会儿,越看越觉得不舒服。照片上接受捐赠的十几个贫民,像受阅士兵一样站了一排,每人脚下放着一袋面粉,两只手捏着面袋的两角———这显然是捐赠一方所要求的规定动作。这些人局促地看着镜头,个个神情萧索,没有一张脸是开心的。表情暴露了他们的内心:不情愿在接受捐赠的同时展览自己的困窘。人都乐于展示自己的滋润,谁愿意展示自己的寒酸呢?

  这是不得已而接受的交换条件:你既然接受捐赠你就无权拒绝拍照。贫困户得到面粉的同时面子却被人家拿走了。捐赠者拿他们的面子擦拭荣誉,记者拿他们的面子擦拭镜头。

  我在那篇文章里对这类剥夺穷人面子的行为作了抨击,观点之尖锐,我想已经到了党报所能允许的极限。但时间过去几年,事情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每年“两节”期间,频频出现在媒体上的图片和镜头,依然重复着被特写的米面袋子,重复着施舍者向贫困户递给红包时被刻意定格的瞬间;依然是一张张微露德色的笑脸和一张张写满感激的苦脸。我才知道什么叫“蚊虻之音,固无当乎牛鸣。”人微言轻,说了也是白说。

  同样的节目上演了这么多年了,难道那些直接参与“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的人就从来没有想到这个问题吗?肯定不会,如今的人多聪明啊,怎能想不到。说到底,还是这个“爱心”有问题,至少是爱得不够彻底、不够真实。这样说有点残酷,但试想,假如你的亲兄弟穷得没有鞋穿,你买了一双新鞋给他送去,给他说:“穿上站好,我要给你照张相,贴在你家的墙上,以便让你记住我的帮助。”你会这样做吗?将心比心,一切了然。

  送温暖、献爱心是无条件的善举,一旦掺进任何附加条件,这一善举马上变了味儿。

  对某些献爱心的企业或个人来说,面子是优先于爱心的目标。所以这么多年,从来没听说施舍一方有意躲开媒体注意,悄悄把东西送给贫困户。恰恰相反,他们需要最大程度地放大自己的面子。贫困户虽然也需要面子,只好做点牺牲了。至于媒体记者,如果拍不到符合宣传需要的照片或录像,给单位交不了差也是没面子的事,所以也需要贫困户牺牲点面子。

  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并非懒惰致贫、不太习惯于被施舍的人,被人拨拉过来拨拉过去对着镜头摆布时的心情,除了像东北人说的“拔凉拔凉的难受”,还会怎么样呢?

  贫困户需要物质的援助,更需要心灵的关怀和尊重。贵州的一位朋友曾给笔者讲述过他们那里的一件事:农历除夕,一位年轻的县委书记去慰问一位家徒四壁的孤寡老奶奶。自我介绍后,老人很高兴。俩人坐在炕上说话时,老人从褥子底下摸出两角钱,递给书记说:"孩子,这是大娘给你的压岁钱。大娘穷,你别嫌少。"书记赶紧双手接过来说;“多谢大娘!我不嫌少,这个压岁钱我应该跪着接才对!”书记说不下去了。我听到这个故事后也觉得鼻酸。一件小事发生的过程中,没有常见的那种官员对草民施惠时的优越感,有的只是母子般的真情交流,是人性剥离矫饰后闪烁的本色毫光。

  年节将至,又一个体悯弱者的活动周期正在拉开帷幕,人本关怀作为社会进步的一大内容,理应在这些活动中逐步体现。在予以衣物暖其身、予以米面果其腹的同时,稍稍关注一下那些因为贫困尤显脆弱的心,尽量少让它们“拔凉拔凉”地暴露在镜头下,不是更合乎人性的合理要求吗?(作者王文泸)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