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价格上涨谁受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07:58 潇湘晨报

  

粮油价格上涨谁受益?

  1月7日,长沙市雨花区某生活超市内,一名小朋友站在米堆前玩耍。省物价局监测公报显示,2006年12月底,全省早籼米、晚籼米价格每斤分别为1.25元、1.42元。图/记者朱辉峰

  电影《傲慢与激情》中,女仆出身的公爵夫人说过这么一句话:那些人为什么到巴黎来?是因为喜欢这里的肮脏与恶臭吗?不,是因为饿。拿这句话来形容城市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农民,再恰当不过。

  自2006年10月份以来,一场波及全国的粮油价格上涨让市民感叹。也让农民感叹。“在集镇上摆个小摊,随便做点小生意都比种粮强多了。”这是宁乡县黄材镇南坪村的农民胡庆和的无奈心声。

  粮油价格上涨了,农民却认为受惠不多。

  那到底是谁在受益?

  本报记者吴通清 长沙报道

  似乎没有哪一样商品涨价,能比粮食涨价更让人敏感。

  “米贵了,油贵了。”自2006年10月份以来,市民对自己餐桌上的食品价格上涨情况越来越关注了,生活成本的增加已是不争的事实。

  引起这种变化的,是一场波及全国的粮油价格上涨。

  一篇《大声问一句:以后谁来当农民》的网文在各大论坛里引发热议。有人指出,谷贱伤农。

  “生活开支大大增加了”

  “上个星期一袋米才27元,才几天时间,怎么要28元了?”在长沙市新开铺某小区的生活超市里,一位正在买米的居民十分不解。“大米都在涨了。”老板说,“还会涨呢,你还嫌贵?”

  长沙市青园路市场外,何先生开了一家小小的粮油零售店。他介绍,从2006年10月份开始,大米就每斤“几分钱,几分钱地往上涨。”从2006年10月份至今,他眼见大米平均每斤涨了至少0.1元,植物油每升涨了2元多。

  省物价局监测公报显示,2006年12月底,全省早籼米、晚籼米价格每斤分别为1.25元、1.42元,比9月下旬上涨了6-7分钱,比2005年同期上涨了0.15元左右;富强粉、标准粉价格每斤分别为1.85元、1.55元,比9月下旬上涨了0.1元左右,比2005年同期上涨了0.2元左右。相比大米,食用油价格的涨幅更大。2006年11月下旬,湖南省菜籽油集市零售价每斤超过4元,12月底价格已达4.55元,比9月下旬上涨了0.74元,比2005年同期上涨了近1元钱。12月底大豆油集市零售价每斤为4.24元,比9月下旬上涨了0.84元,比2005年同期上涨了0.6元。

  粮油素有“价格之王”之称,堪为农贸市场的价格“风向标”,受其影响,肉类、蔬菜等价格也不同程度上扬。而在之前,水、电、煤、气及公共服务价格已经完成了一轮上涨。

  “生活开支大大增加了。”家住南园小区的李女士扳着指头算了算,以她五口之家为例,每个月的生活开支为800元,比以前增加了100-200元。她认为,对于那些低保户来说,生活压力肯定会更大。

  何先生有两个小孩在师大附中读高中,夫妻俩上头还有3个老人,“每餐就两个菜,吃饱就行。”哪怕如此,每个月的生活费最少也得花300元。

  2006年底,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有11118人参与的调查显示,77.1%的人表示,粮油价格上涨使他们“生活压力增大”,84.0%的人认为,生活成本比一年前又有增加。

  “做点小生意都比种粮强”

  粮油涨价了,粮农们有什么反应?

  宁乡县黄材镇南坪村农民胡庆和介绍,2006年,稻谷的收购价为70多元/100斤,相比前几年的60多元/100斤确实提高了,如果种粮卖的话,是要“划得来些”。但村里的余粮都在9月、10月份“收完了”,如今再高的收购价,对他们来说都等于零。

  “粮价提高了,会不会有人选择留在家里种粮而不再出外打工?”记者问。“那不会,相比做其他,种粮的收入还是会差些。在集镇上摆个小摊,随便做点小生意都比种粮强多了。”胡庆和说,村上老百姓种粮主要是供自家吃,本来田就少,加上农药、化肥的成本也提高了,“想靠种粮发财是不可能的”。“前几年,很多田都荒了,没人种,这两年才好些。”

  在青园路上租了一个小门面做粮油零售的何先生也称,夫妻俩都来自望城县农村,假如还在家里种田,没进城开这个小门面,根本不可能“养两个崽读高中”。除他还有两个小孩读书外,他所在的村组“基本上没人读了”。

  省有关部门在2006年底完成的《2006年湖南粮食市场情况调查》显示,农民的种粮成本比2005年同比增长0.9%,种粮收入有所增长,但主要原因不是得益于价格上升,而是风调雨顺导致的产量增加,具有不可持续性。在接受调查的农户中,表示要维持粮食种植面积的占79.4%,选择减少种粮面积的占20.6%,却无一人打算增加种植面积。

  调查报告承认,“种粮农民没有成为最低收购价政策的直接受益者”。其中,61%的受访农户明确表示最大受益者是那些中间商。

  “那些中间商赚了。”深谙其中奥妙的何先生说,粮食从种植者(农民)手里需经过5道环节才到达消费者(市民)的餐桌上!这5道环节是:“农民谷商 米厂批发商零售商市民”,各个环节层层加码,粮食价格不高才怪。

  不过,对此,粮食管理部门及有关专家却持不同意见。省粮食局政策法规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解释,国家确保的是农民及消费者这两头,中间环节则适当放开,中间环节得点利也是应该的。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吴卫国也认为,企业在其中获取的仅是微利,现在的情况好一些。

  全国性上涨态势

  这一轮粮油价格上涨并不是局部现象,它是一个全国性课题。

  2006年12月份,商务部对全国36个大中城市进行监测,结果表明,33种食用农产品中,上涨有21个品种,包括面粉和猪肉,占63.5%。

  湖南省物价局于今年1月1日发布的消息称,2006年,进入三季度后,粮、油、肉、菜、气等商品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上涨,全省2006年1-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2%。

  农业部的资料显示,今年粮食总产将达9800亿斤以上。这是历史上第四个粮食高产年,也是1985年以来首次实现粮食连续三年增产,三年增产粮食1200亿斤以上。粮食供需缺口缩小,当年产销基本平衡。那么,粮油价格为何上涨?

  国内专家分析称,与上一轮水、电、煤、气及公共服务价格上涨不同的是,粮油价格上涨更多的是一种市场行为,属于全球范围内供求关系出现波动的结果。具体说,首先是国际市场的拉动。小麦减产使得美国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从2006年9月中下旬开始领涨,带动玉米、大豆价格上涨。导致国际市场粮价大幅度上涨,并带动国内市场随之上涨。其次是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托市”效应。再次是加工业迅速发展造成粮食消费量增加。再加上“两节”(元旦、春节)到来,消费者增加的需求也拉升了粮油价格。

  购销体制有待完善

  面对粮油价格的上涨,相对以往,民众的心态已经成熟了很多,街头上也并没有出现民众排长队抢购粮油产品,囤积“度险”的镜头。

  今年1月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韩俊在北京的一个研讨会上说,目前的粮价只相当于1985年时的水平,这期间,其他物价上涨了多少?十几倍、几十倍的都有。而粮价这么多年不涨,这对农民是很不公平的。有一位专家甚至说,只要国内粮价没有涨到国际粮价的30%以上,就不应着急去压它,只有当大幅度上涨时,才应通过进口、粮食库存来平抑。

  同样的事情,为什么在老百姓及专家的眼里,却有两种版本的解释?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分析,两者都没错,只是考虑的角度不同而已。老百姓考虑的是生活成本的增减问题,而专家则着眼于体制的反思。不管是哪一个方面,都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的粮食购销体制还有待不断完善。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