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读好了无字之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09:26 南方新闻网

  “毛泽东读好了无字之书”

  “羊城学堂”明日开讲,中共党史专家石仲泉将讲述毛泽东读书生活

  本报讯(记者陈实见习记者王微通讯员郭德炎)“羊城学堂——阅读改变人生”明日上午10时将在广州图书馆开讲,第一讲由著名中共党史专家石仲泉教授讲述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主办方广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春节后从3月开始,每周六上午10时至11时30分都会根据市民需求,邀请社会名流和专家学者在广州图书馆主讲“羊城学堂”,“考虑到本地化,本地名流和专家应该占多数。”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公益性的讲坛预计先做5年,并初步设想今后每个月挑出精彩的演讲结集出版,方便未能亲临现场的市民阅读。

  毛泽东读书有五特点

  南方都市报(以下简称“南都”):为什么在“羊城学堂——阅读改变人生”开讲第一篇会选择谈毛泽东?

  石仲泉:在中共领导人中,毛泽东在读书方面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在“羊城学堂——阅读改变人生”第一讲我们来说说毛泽东。

  南都:您在明天的演讲中大致会谈到哪些内容?

  石仲泉:总共谈三块内容。一是介绍一下毛泽东读书的基本情况;二是归纳一下毛泽东读书有哪些特点;三是谈到通过对毛泽东读书的研究,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南都:您能透露一下毛泽东读书有哪些特点吗?给我们的启示有哪些?

  石仲泉:(笑)到时候我会详细来谈,不过可以透露一点。毛泽东读书的特点我概括了五点。比如多、活、因其悟性高能从中悟到真谛并能举一反三、能掌握读书的方法等等。记忆力好,掌握很多资料是基础,这一点很多学者专家都能做到,但要把书读活很难。书要读得多,更要读得活,读书是为了获得某种立场、观点和方法,如此才能举一反三、一通百通。

  毛泽东如何从一代人杰中脱颖而出成为党和国家的领袖?除了把书读活之外,他还注意读好“无字之书”。所谓“无字之书”,就是社会调查,向社会、群众学习,吸收各种方面的知识。毛泽东为什么能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为他读好了“无字之书”。目前,中国社会有一种倾向,即注重书本知识,注重学历。但这远远不够,还要向社会、向群众学习。读好“无字之书”才能增长阅历。

  南都:毛泽东排斥学外语吗?他读外文原著吗?

  石仲泉:不,他有英文秘书,建国后开始比较多地读英文书籍,虽然比较吃力。他提出“我们的干部60岁后还应该掌握一门外语”。他70岁的时候曾经制定了一个5年计划,即看一些英语的原版书。

  南都:能给现在的领导干部推荐读哪些书吗?

  石仲泉:首先应该读读哲学书籍,这是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论,一通百通,并能全面看待问题。还是要读读“老三篇”的,那里面讲了人生哲理、讲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现在提出的“八荣八耻”即是用现代语言来讲“老三篇”。

  “拿长征作秀没什么不好”

  南都:去年兴起重走长征路的热潮,您也走了。很多此类活动被指为“作秀”,您认为呢?

  石仲泉:重走长征路是个好现象,是正面的,社会应当鼓励,这也是“重学经典”。即使拿长征作秀也没什么不好。不要指责。对中途退出的同志也不应该指责,跟过去那种条件相比,现在这么好的条件,中途会有退出,更彰显了当时的那种艰难。不要指责重走长征路,也不要嘲弄中途退出的人,只要走了就是好事情。

  南都:能介绍一下您重走长征路的情况吗?

  石仲泉:我走了中央红军当年从江西到陕北的那段,2003年花了50多天走了中央红军、贺龙和徐向前部队的长征路,三大方面军的长征路都走了。党史中当年重要事件的发生地我都重访了,拜访了知情者和参与者。对我自己来说,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共党史也只是间接的概念性认识。重走了长征路后,让我有了更形象化的东西,也有利于校正部分史实。

  图:

  石仲泉建议领导干部多读哲学书籍。本报记者许冰摄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