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樟柯的狭隘"文化坚守"不合时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09:51 国际在线

  作者:张敬伟

  过去的一年里,36岁的导演贾樟柯起码有两次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去年9月,他凭借电影《三峡好人》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年末,《三峡好人》与张艺谋执导的“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同期上映,随即贾樟柯与《满城尽带黄金甲》制片人张伟平爆发论战。(1月10日《中国青年报》)

  如果贾樟柯没有捧回“金狮”,会不会有《三峡好人》同《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同期PK?会否有贾樟柯同张伟平的论战?表面看去,这场论战是艺术电影同“申奥”大片的决斗,实质上是第六代导演在经历多年压抑之后的愤然反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第六代代表贾樟柯的勇气并非来自他所标榜的文化底气,乃是借助威尼斯的金狮助阵。因而,这场论战背后依然是欧洲电影价值观同好莱坞价值观的对撞,故而贾、张口水战没有任何意义。问题在于,贾樟柯10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却把自己的电影视作了中国文化的坚守者,认为大片中弥漫细菌破坏社会价值。说:“它(大片)的操作模式里面,具有一种法西斯性,它破坏了我们内心最神圣的价值。”这就有点上纲上线了。

  事实上,很多观众也不喜欢中国“申奥”大片的形式主义、故事苍白空洞和无限制烧钱的商业炒作。但是这话从贾樟柯嘴里说出来,问题的性质就变了。一方面是由于同行冤家的不客观,另方面贾的电影观也不符合电影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思路。就前者而言,贾樟柯的从影之路一直是偏狭的,他的电影几乎都是以城市边缘人的旁观静看来阐发一种个性化的幽思,其视域注定是狭窄的,内中附着的文化价值也很难称得上是普适。这种狭隘反映了第六代导演的集体性文化偏执,缺乏生活磨砺和苦难感受的他们满足于经院派的苦思冥想和自我感受。如果说这种文化需要坚守,乃是对中国文化的误读误判。因为硬实力迅速攀升的中国占据了全球化的大舞台,他需要宏达的文化产品去适应去远播。好莱坞电影操作为中国大片的产业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成功的外输模式。

  抛开第五代导演移植好莱坞模式的形式主义,中国电影的“大片化”和市场化还是相当成功的。2006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收入为26.2亿元人民币。票房前10名中,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冯小刚的《夜宴》为冠亚军。将大片市场的成功视作权力和文化结合的“法西斯性”显然不合时宜。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电影开始为美国所熟知,中国电影人开始得到美国主流媒体的认可。张艺谋、巩俐和章子怡被美国人追捧,这种人气所集聚的文化软实力影响是深远的。因而,如果是贾樟柯坚守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内向狭隘文化,中国大片远播则是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外向文化,同时还获得了庞大的票房收入。两相比较,优劣立见。贾樟柯所谓“大片中弥漫细菌破坏社会价值”也就十分可笑了。

  更为重要的是,衡量电影成功与否不能脱离以下要素:一是本身富含的教化意义、对本民族文化的感悟和对异质文化的影响;二是票房和市场的接受程度;三是电影的娱乐功能;四是获奖情况。这四个因素一个都不能少,文化价值只是其中的一项,如果没有票房的支撑和娱乐观众的效果,纵然获奖,所谓文化也是虚拟的。就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和《满城尽带黄金甲》而言,除了前者的现实主义优于后者外,其他并无可比之处。

  全球化时代,文化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文化化已成世界潮流。电影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必须是民族的、大众的和世界的,其蕴含的文化价值也必须是开放性的。中国第五代导演引进而来的大片模式,虽然有诸多不足,但给中国电影接轨世界提供了良好的载体。随后的第六代、第七代必须沿着这条文化产业之路直面往前,贾樟柯式的清高坚守是没有前途的。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