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结果16日晚公布,深圳屏住呼吸 申大改变这座城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10:04 南方日报

  昨日,深圳市市长许宗衡率团飞赴意大利都灵,为深圳申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助力。深圳人都在静静地等待着将于4天之后揭晓的申大结果。

  申大对于深圳的意义远不止经济层面。“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正如申大的口号,它更是一次展示、一次提升、一次深思。它展示了深圳积极融入世界的现代城市形象和实力,提升了深圳的功能、气质、精神和发展战略,同时也引领了深圳对于城市价值不仅仅是人口与财富的集合、更是人文的汇聚的深思。

  在申大的最后关头,我们一同期待深圳、祝福深圳。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

  由于曾经遭遇过的一次尴尬,这位毕业于同济大学、目前为世联地产(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劲松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认识,更对大运会充满了期待。

  几年前,母校的女子排球队在一场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学校的奖励是来深圳旅游。这些活泼的女孩们来到深圳后向同济大学深圳校友会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在深圳举行一场友谊赛。这个合情合理的要求却难住了校友会。

  “同济大学校友会到深圳体工队、深圳大学及各大企业找排球队,但是找不到,最后这些女排的姑娘们只能自己和自己打了一场。近千万人口的城市,甚至找不到一支排球队……”陈劲松坦言,深圳有很多城市功能是严重缺失的,体育功能是一个典型代表。

  “我们整天忙来忙去,但总感觉这个城市缺少些什么。这些东西是不是靠自然发展就能健全的呢?”陈劲松经常问自己。

  “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安排一切,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不了这么多事了。这个时候,需要一个事件,使城市功能得到完善和重视……”陈劲松所说的事件,正是申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作为房地产界的大鳄,陈劲松坦言其实已经不在乎4天之后的申办结果。他知道,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自己所期待的城市功能完善的契机都已经由于一座即将崛起的新城——体育新城——的规划和建设而降临了。

  “申办大运会”、“完善城市功能”和“建设体育新城”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逻辑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开始了求解。

  大运之于深圳VS奥运之于北京

  “在弥补深圳所缺乏的城市气质方面,申办大运会对深圳的意义甚至大于奥运会对北京的意义。”

  申办重大赛事,很多人都会很自然地算上一笔经济账,大运会也不例外。然而,人们都很清楚,大运会虽然号称“小奥运会”,但是,其经济效益是无法和奥运会相比的。

  明知如此,陈劲松还是很肯定地说:“深圳绝对应该申办大运会!”他的理由是,大运会可以赋予深圳某种缺失的气质——大气、生活的味道。

  “北京举办过亚运会、大运会等多个重大赛事,上海举办过全运会,它们是不缺乏这种气质的。深圳的这种缺失会给这个年轻的城市带来精神方面的漂泊、不稳定、不从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运会对于深圳的意义甚至大于奥运会对于北京的意义。”陈劲松表示。

  正像同济大学深圳校友会面对母校的女排时的尴尬一样,深圳面对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时尴尬的绝不仅仅是比赛场馆,还有体育人才的储备。“深圳能够举办的国际赛事只有单项的,而且也就是高尔夫和足球少数几个,我们连一支排球队都找不出,更别说有实力的网球队、手球队。”

  在世界体育史上,通过举办重大国际赛事而跻身体育强国的例子并不少,陈劲松总是以首尔、悉尼作为参照来阐述深圳申大的意义。

  孩子们在公园里骑车、疯跑,大人们悠闲地散步,公园和人完全融为一体,这是陈劲松在悉尼奥林匹克公园里看到的画面,而他一直梦想的是,这种景象将来出现在深圳的体育新城里。

  “我们不能想象搞了一次大运会之后,深圳就有一支好的跳水队、游泳队,并把这里变成基地,这不太现实。我觉得可以给孩子们用,给老百姓用,让他们享受一下最好的设施。”

  多功能复合区猜想:催生时尚型活动

  在完善城市功能方面,借助申办大运会,建设融体育、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的复合功能区可能催生出深圳特有的时尚型活动。

  体育新城的规划和建设对于地产界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全国首屈一指的地产商珠江、万科、中海等接踵而至,龙岗中心城的房地产已经开始升温,同时拥有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商业、酒店式公寓和商务公寓的地产项目都已经开始摩拳擦掌。

  陈劲松当然也在时刻关注着这个项目。

  “体育新城”最早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是在2004年下半年。为了申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深圳市开始在全市范围内选址。经过几个月的遴选,目标最终锁定在南山前海和龙岗中心城西区两地。最终,龙岗中心城西区方案凭借良好的山水资源条件、初具规模的体育设施以及便利的交通条件笑到了最后。

  在规划的体育新城中,将建设用于大运会比赛的主体育馆、网球中心、游泳中心、大运村、体育运动学校、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异地拆建的高交会馆、住宅区等。深圳市规划局规划处副处长李台然透露,这种规划的现实考虑是为体育赛事结束之后场馆维护和经营提供更多的选择。

  虽然建造体育新城的初衷是为了申办大运会,然而事实上,从选址开始,深圳市对体育新城的定位就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体育中心。“打造世界级的生态型体育健身休闲城市功能区,为老百姓提供高品质的公共配套设施,这是最大的战略意图。”李台然告诉记者。

  为了确保体育新城的世界级水准,从2005年初开始,深圳市开始对体育新城和大运场馆进行国际咨询,在优化汇总的基础上绘制出了今日的体育新城蓝图:体育公园、公园北区、公园南区和公园西区四大部分。

  也许在很多人的理解中,体育新城的主要功能将是“体育”,而对于陈劲松来说,这种理解显然太过于浅薄。“体育新城必须是城市功能复合区,而不是一个单一的体育建筑。我们往往把体育场馆当作城市的标志,所以往往处于城市的孤岛。因为地铁接驳不好,所以周边就捆绑高速路、立交桥,老百姓根本到达不了,只有汽车可以到达,俨然为富人服务的地方。”

  事实上,体育新城正是采取了这样的思路:将体育、文化、商业、旅游功能融合为一体,它不仅可以承办国家、亚洲乃至世界级大型综合体育赛事和各类国际、国内专业赛事,而且是全民健身的一个基地。

  李台然乐观地看到,未来的体育新城“虽然平常的体育锻炼有点远,但是把体育和休闲、文化、旅游、商业结合在一起,可能会形成一个非常有活力的体育活动片区,甚至我们预测,会形成一种时尚型活动”。

  体育新城意义>龙岗?

  在提升城市档次方面,以大运会为契机,体育新城对促进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和辐射周边区域的潜力巨大。

  阳光透过窗户照到床上,吴小姐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她看了看手机:8时10分。停顿了3秒钟,她猛地意识到自己已经赶不上政府的班车了。

  住在市区的她每天都是坐龙岗区政府的班车上下班的,全程高速最快也要半个小时。她以最快的速度冲了出去,打车去353车站,这路公交车和政府班车走的是同样的路线。广播里正在播放体育新城拆迁的新闻,“将来新城建好了,过来一趟可真是不容易啊”,她告诉自己。

  而在不久的将来,穿越体育新城直达龙岗的地铁3号线即将开始建设,吴小姐的忧虑就可以迎刃而解。李台然表示,“3号线和体育中心距离非常近,特别是公交系统的安排和地铁场站是无缝结合,转乘非常方便。”

  学校、高交会馆异地重建、地铁3号线,这一系列重大工程意味着,深圳投入配套设施的资金将大大超出运动场馆的投入。而隐藏在这个“大于号”之后的是深圳更高层次的发展问题:特区内外的一体化发展。

  长期以来,深圳特区内外被隔开的不仅是几个小小的关口,更是不同的发展阶段。在许多人的眼中,龙岗一直是个工业区,是深圳六区中发展最滞后的区域。

  “龙岗以前在城市的档次是来料加工区,定位是附属城市,功能原则上是不完善的,这次整个场馆的建设是一个很大的带动。”陈劲松表示。珠江地产的负责人则预言,“龙岗中心城将成为深圳的次中心”。

  “数十亿元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将产生巨大的乘数效应,进一步强化龙岗中心城区域中心的地位,并可增强对东莞、惠州及粤东北地区的经济辐射力,带动区域的发展。”李台然表示。

  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市政道路,未来这些连接市区和大运场馆的路网,几乎将特区和龙岗的距离缩小到最短,而“作为高标准城市化的要求,通过体育新城的建设可以提升整个片区的城市建设标准,完善片区的公共设施”则将体育新城的功能再次放大。

  ■申大记忆

  从2004年6月深圳市开始酝酿申办大运会,到距离最后的冲刺还有4天时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深圳为此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在深圳代表团在都灵作最后的努力的时候,请您随着记者一起去拾起那些申大中的记忆碎片。

  2004年12月17日

  国务院批准广东省以深圳的名义申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

  2002年12月3日,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成功。

  2004年7月1日,广州申办2010年亚运会成功。

  在3年时间里,京、沪、穗,这些中国一线大城市纷纷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创造世界级声誉的舞台。如果说1993年北京申办奥运会还只是个案,21世纪初,积极申办国际性赛事和展会则已经成为了中国城市集体性的选择。

  2004年6月,在广州尚在为申办亚运会作最后的冲刺时,深圳也加入到了申办国际顶级赛事——2011年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行列。

  2005年7月12日

  “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申办执行委员会”揭牌

  委员会由市长许宗衡担任主任,市委副书记李意珍担任执行主任,各主要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这标志着深圳申大全面启动。深圳市长许宗衡表示,“深圳完全有能力获得第26届世界大运会的申办权,完全有能力把这一届世界大运会办出新水平、新风范、新气派”。

  2006年5月22日

  深圳申办大运会口号出台

  5月22日,郑惠琦一直期待着这天的到来。她不是高级知识分子,也不是政府官员,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女青年。是日,由她设计的“深圳,与世界没有距离”作为2011年大运会申办口号正式发布。数日前,正在会展中心做义工的她,突然接到电话要她去见市领导,才获知了这个消息。“当时没什么期望,只想说出一直想说的话”,这句口号正是出自这种朴素的愿望。

  2006年6月28日

  深圳递交《申办报告》

  2006年6月31日,这是大运会申请的最后期限。6月28日,国际大体联秘书长康巴纳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国际大体联秘书处从深圳世界大运会申办代表团手中接过了《申办报告》。他评价这份编写历时半年,数易其稿的《申办报告》称:“你们把申办报告做得这么认真、这么出色,由此可以看到深圳完全有能力和实力成功举办世界大运会。”

  2006年7月20日

  申大标志出炉

  2006年7月20日,深圳市平面设计协会秘书长韩湛宁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他设计的“飘扬的U”作为深圳申办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申办标志正式发布。由于时间紧迫,这个标志没有进行公开征集,而是交予他所领导的平面设计协会操刀,从7月1日开始,不足20天的时间,压力可想而知。他解释说,蓝红绿缤纷飞舞的龙形飘带,勾勒出“U”字的大运会造型,描绘出“S”的深圳特征,也传达出中国这个“龙的国度”博大、神奇、古老而又年轻的概念。

  2006年8月30日

  国际大体联主席基里安考察深圳

  国际大体联主席乔治·基里安抵深考察,在深圳大学、在宝安体育馆、在观澜高尔夫球会,在每一个所到之处,深圳特有的魅力、四射的活力、火热的激情时时感染着他。人们从他满意的微笑中看到了深圳提出申办以来的第一次成功的、重要的亮相。

  2006年12月11日

  国际大体联评估组考察深圳

  基里安再次来到深圳,这次同来的还有他的另外5位同事——国际大体联评估组成员。

  12日,曾获得北京大运会五人棒和集体三绳两球两项冠军的深圳女孩——亭亭玉立、美丽大方的戴菲菲站到了基里安面前,用流利的英语开始作陈述。她,成为深圳“申大”的陈述中的一抹亮色。

  13日,基里安及评估组成员登上了深圳地铁“大运号”,成为“大运号”首批乘客。

  14日,他们在中南海紫光阁见到了温文尔雅的中国总理温家宝,中国政府对深圳申办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全力支持的态度令他印象深刻。

  在5天的考察之后,基里安踏上了考察下一个申办城市的行程。

  ■记者手记

  大运会将给深圳带来什么?

  16日,意大利都灵,在简短的最后陈述之后,那个深圳人期盼了两年的答案将揭晓。这两天,媒体关于申大的报道并不多,官员们悄然分批飞往都灵作最后的准备,人们似乎都在静静地等待最后的结果。

  安静等待的背后是深圳人的底气和信心。深圳市市长许宗衡说:“深圳将有备而去,志在必得。”以中国最年轻、最外向的城市之资,申办一场世界年轻人的体育盛会,深圳正当其时,也担当得起这项荣誉和重任。

  回首两年多来的申大之路,对深圳这个年轻的城市来说,那是忙碌、充实而愉快的一段经历。中学教师林明伟为支持申大,骑着自行车转了一趟大洋洲、欧洲;6000市民登上莲花山,用一次快乐的锻炼展示申大的热情;凤凰卫视著名策划人王鲁湘操刀撰写申大宣传短片的剧本,结尾处,一个装有汉织锦的漂流瓶向大海深处漂去……

  这些经历,使得申大的意义不仅仅停留在一次运动盛会,而是一次展示、一次提升、一次深思。它展示了积极融入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的形象,正如林明伟抵达伦敦时中国驻英使馆新闻参赞说的,“这表达了普通中国人加强中国对外交往的愿望”;它提升了深圳的城市布局规划,大体场馆将在龙岗崛起,由此将大大带动关外建设现代城区的步伐,而申大方案中承诺的地铁网络将使城市交通得到一次飞跃。

  更重要的是,申大给了深圳一个思考城市内涵的契机。从网民们的言论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民众对于申大的热情并不是盲目的,他们会问:大运会将给深圳带来什么?大运会结束后场馆怎么办?政府会否对群众运动倾注同样的热情?显然,敷衍的答案不可能使他们满意,政府必须把“申大”这篇文章做深、做实。关于这一点,相信国际大体联同样看重。国际大体联主席基里安在离深之前还特别提到,他得知无论深圳申办成功与否,大运中心都会如期建成,这意味着那些未来的年轻人会在申办过程中受益匪浅。

  不论是一次运动会,还是一座城市,其核心的价值在于——人。体育的精神在于追求更高、更快、更强,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和丰富生命的价值。而城市的价值也不仅仅是人口与财富的集合,更是人文的汇聚。对于申办意义的思考,最后必然落在提升城市人文精神上。从申办大运会中我们应该获得启示,政府在高度关注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关注城市人文精神的建设,人们在忙碌工作之余能更多地走进精神生活,无论是用体育休闲的方式,还是用别的什么方式。

  策划:曾妮撰文:黄超曾妮摄影:丁玎

  图:

  龙岗奥体新城规划图,或许它将是2011年大运会的举办地。

  国际大体联主席基里安考察深圳。

  去年年底,深圳大运中心正式奠基。

  深圳市民热切期盼大运会的到来。

  大体中心、奥体中心城位于龙岗中心地带,将可带动周边经济的起飞。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