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富,别把自己仇坏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2日10:26 信息时报

  

仇富,别把自己仇坏了
仇富,别把自己仇坏了
仇富,别把自己仇坏了
本栏目特约主持 羽衣甘蓝

  心理医生、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曾受过多种专业技术的培训,有多年的精神科临床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经验。

  “仇富”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词。也许很多人都有羡慕别人有钱的心理状态,但发展到“仇恨”,或再进一步付诸于行动要报复那些有钱人的人应该还在少数。但他们为什么就那么不能平衡自己的心理呢?

  典型例子

  4年间,59岁的北京男子秘某因嫉妒别人有钱,在东城区各胡同内不断扎破他人汽车轮胎,自称扎轮胎已上瘾,民警初步统计总数达100余辆,已被有些居民们戏称作“神秘的扎车胎人”。最终,他被一名车主架设的夜视录像设备逮了个现行。在派出所内,秘某自称,2002年他和妻子都下岗了。“看着别人住楼房,开汽车,而我们只能挤在小平房里,我想起来就生气,有时都睡不着觉。”为了发泄不满,每当半夜或凌晨失眠时,他便出门到各胡同扎别人的汽车轮胎。“后来简直上瘾了,看到汽车就想扎。”

  虽然下岗,但加上兼职等,秘某每月的固定收入也有1500元,累是累了点儿,但尚足以维持生计。但为什么就会出现心理不平衡?让我们从记者的报道中来回顾一下他的一段心路历程,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人比人,气死人”

  秘某告诉记者,“我以前是牡丹电视机厂的工会主席秘书”,“2001年单位让我内退,当时我刚刚53岁,内退后一个月才发380元的工资,我闲了好久,才在一个大学的图书馆找了一个门卫的活儿,每天要骑车来回奔波3个小时,一个月400多元的工资,这两块加起来还没有在岗的时候挣得多,所以心里特别不平衡。那年夏天有一天下大雨,我骑车下班,正好一辆小轿车从我身边经过,溅了我一身水,还把我挤到了路边的一个大水坑里,脚都湿了。那个司机停下车不但没向我道歉,还指着我说了我一顿,然后开上车扬长而去了。我当时只恨手里没有砖头,就从这开始我产生了报复有车族的想法。”

  秘某的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与曾经很好的自己相比,一是与现在比自己好很多的人相比,这样会将当前的不如意放大,正所谓“曾经沧海难为水”、“人比人,气死人”,如此比下去自然无法产生幸福感和满足感,心境自然恶劣。

  “扎车胎”舒解内心冲突

  在大多数人看来,下岗本身就是对自己价值的否定,自我实现、自我尊重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下岗后经济水平一落千丈,甚至连如何生存都开始成了问题。如此状况下,任何人都会出现一段时间的郁郁寡欢,对自我价值产生否定和怀疑。秘某下岗后闲了很久才找到一份门卫的工作,对他而言,门卫与工会主席秘书两份工作所能够实现的心理满足感不可同日而语,更遭遇“无良司机”,所产生的愤怒和报复之心是可想而知的,长久以来压抑在内心的冲突借由这一缺口爆发,犹如决堤的洪水。怎么办?人是不能伤的,那就“转移”一下,找个“替罪羊”,破坏那些人的车吧。心理学上所谓的转移,又称置换,是指将对某一对象的情感转向其它对象的潜意识机制。

  当愤怒的对象被成功地转移至车胎时,秘某的眼中,已经“只见车胎不见人”了,见到车胎脑子就一片空白,被那个潜意识里的本我彻底支配。通常情况下,“本我”被“自我”所控制调节,而在夜深人静、四下无人的时候,“本我”就出来活动了。扎车胎的行为可以让秘某的内心冲突得到舒解,甚至产生一种快感,这种快感会进一步强化了再次行动的内心冲动,促使为了追求这种快感,一而再、再而三地去重复同样的行为。于是,秘某的扎车胎行为越来越频繁,“后来简直上瘾了”。

  羽衣甘蓝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