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事佬”说和万家烦心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02:41 大江网-江西日报

  360行外有另一行,他们那一张张“婆婆嘴”、一颗颗“豆腐心”,像冬天的炉火、盛夏的冰块,让矛盾双方变“出手”为“握手”,变“怒目”为“和睦”。他们的名字就叫———调解员。

  邻里纠纷、家庭矛盾,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就有可能越闹越大,上升为更大的矛盾。这时候,就需要人进行劝解、调和。在生活中,活跃在城市乡村各个角落的调解员,为社会的安宁立下了汗马功劳。

  “和事佬”:12万余人

  为了社区和睦,周春英没有少吃苦。

  46岁的周春英是南昌市西湖区孺子路社区的一名专职调解员,大部分时间就是走家串巷,上门到各家各户聊天。周春英常提醒自己,每说一句话都要达到沟通的目的,尽量让对方说出家里的困难或者其他问题。对一些头痛的矛盾纠纷,周春英就记录在纠纷调解登记表中,和居委会的同事一起商量对策。

  几个月前,居民李某夫妻吵架,两人争吵激烈,丈夫黄某还大打出手。赶来调解的周春英不顾一切把两人架开,自己肩头却挨了重重的一拳。忍着疼痛,周春英对夫妻俩耐心调解。看着事态逐渐平稳,周春英的心才宽松下来。居民万婆婆反映楼上的邻居经常把水从阳台上倒进她家。周春英得知后上户核实,发现是因为雨太大,导致雨水从阳台的窗口飘进房间。在一个雨天,周春英带着万婆婆到邻居家查看,消除了她心里的疙瘩,并用雨布挡住了进水窗口,避免了一场误会。

  在我省,像周春英这样的调解员有12万余人。

  人民调解组织:1000余个

  为更好地发挥调解员的作用,让矛盾消除在萌芽阶段,我省建立起一整套遍布城乡的调解组织网络,其中乡镇一级基本建立调解指导委员会,村委会(居委会)一级调委会和调解小组的人员也逐步得到充实。

  去年7月初,全南县陂头村卫生所发生一起重大医疗纠纷。调解员立即赶到事发地进行调解,由于纠纷信息报告和调解及时,纠纷双方很快达成调解协议,并当场履行了赔偿。

  如今,活跃在全省的1万余名纠纷信息员成了调解纠纷的重要力量。纠纷信息员为掌握第一手“资料”,常常主动上门,及时掌握矛盾隐患。玉山县仙岩镇设立便民服务中心,建立民情恳谈制度,每天安排专人处理问题;萍乡市形成协防协调机制,在纠纷调处中达到了良好效果。新年刚过,抚州市临川区在各私营企业建立纠纷排查、纠纷快报制度,将私营企业调解组织纳入全区调解网络,这一举措填补了我省人民调解在非公有制领域的空白。此外,我省还将在工业园区组建人民调解队伍。据统计,全省已建立人民调解组织1000余个,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了基层。

  “和事佬”素质将不断提高

  “和事佬”以“劝和”为目的,繁琐的工作不仅需要调解员的耐心,还需要劝说技巧和法律知识。长期以来,大多数基层调解员都是由农村、街道有一定威望、辈分较高的老人和离退休人员担任。但随着新问题的出现,法律知识欠缺成为一大调解障碍。为此,我省正着手对调解员队伍进行知识更新。司法部门和各地人民法院派出了法律专业人士,对基层调解员进行集中培训。此外,我省还对调解员实行了等级制度的评定,对成绩突出的调解员给予更多的奖励。

  本报记者张武明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