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从腐败的塔尖儿看腐败的温床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06:00 光明网
范永全

  在某些报章经常看到这样的观点——还权于民,初读甚觉有理,意思是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然推而敲之,却听到了“空空”的声音。我对“还”的提法产生怀疑;“加强”的内涵也值得深入探讨。

  要知道,中国是一个讲究人际关系的国度,国家在传统意义上就是这个国是某一家的,君君臣臣,三纲五常,根本不象西方的社会契约传统,革命的先驱努力建设一个公民社会,但是很难。当收取了绝对权力,该是什么样高标准、高道德的人能说弃就弃?当向权力谄媚可以得到好处,又有多少群众可以坚守游戏规则而愿意得罪于权贵?说到底,官与民的价值都以“权、钱”作为衡量标准,而软了“精神文明”这一手,腐败的事儿就不可避免。有些腐败是“偶然背后的必然”。我们经常在报端看到说:“某某官员腐败,罪大恶极”,为什么很少看到这样的报道——某些群众正道不愿走,编关系网作茧自缚,破坏游戏规则,送钱送物,滋养腐败而罪大恶极呢?这倒应了“法不责众”的谚语了,但正是这个告诉了我们一个事实——许多人性深处蕴涵着一个巨大的黑洞!

  就说当年的郑板桥,弃官不做被人称做“怪”人。古人造字真有趣,如按字的组成来解,表面看是“心中有圣”之意。我看郑板桥的“怪”可以这么解释——他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追求的是完美与圣洁。从普通意义上讲,“怪”的意思就是与某些生活真实的标准相悖,与某些群众某些官员内心隐藏的标准不符,不难看出,太多人脑中道德水准不高,公民意识弱。在我们医学领域,有一种亚健康的提法,界于健康和病态之间,那么由此推理是否有一种腐败可以称为“潜腐败”?一旦成熟,伺机爆发呢?如从“社会契约”的角度来说,最让人费解的是众人——官就是个职业而已,和小商小贩没什么高下区别,可做可不做,能上能下,再正常不过了,为什么说是怪呢?人心怎么啦?说到这儿,我们眼前一定会浮现这样的嘴脸——指指点点加摇头,然后挤出几个字:“你呀,太单纯,太不了解社会了”,可笑的是,他真的把读书人当成呆瓜了,善读书之人,谁不善于在字里行间、生活百态之中读出人心的叵测来?关键的是读书人潜意识里总想救世,总想成为圣人,即便有那么点幼稚。我们不会忘,圣贤社会的标准就是“无为而治”,因为那种社会的道德标准都非常高,当然达到这种境界这不大可能,历史上没见有这样的社会存在过,即便是有,也是上古的传说,但为了生存还是要坚守一下底线吧?

  不妨打个比方,当一只猫饿了,他的当务之急就是如何填饱肚子,具体目标就是餐桌上的一条鱼,而按预设的生存规则,猫是不可以吃这条鱼的,他可以通过正常的渠道果腹,但问题是,这个规则只对脑中有这种规则的猫起作用,对谗猫的办法,一是防范,二是依法处置。这是常理,常理又只能成为常理,欲望总是在月黑风高之夜爬过墙来,于是便仍然有那么多官与群众按照“潜规则”合作完成腐败的杰作,这时我倒想起了龙应台的名句:“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我看他有不生气的理由,放下底线,立地成魔。当上烘下热,什么样的饭菜能不馊?当利欲熏心,那么什么样的人还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人?腐败的恶花固然可恨,但我们却看到其背后“丰厚的群众基础”,别忘了,官不是官之前就是群众的一员,他的某些价值观念,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来自于最真实的社会底层。话说回来,官与群众都是相对的,下一级官员相对于上一级官员就是群众,哪有那么绝对的界限?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少有家长告诉孩子要有远大的理想,灌输给孩子的往往是腐朽封建社会的格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人不平等,考大学就是为高高在上做准备,高高在上干什么?谁心里都明白。这时我们的群众假如都那么有个性点,都那么高尚一点,民族素质都干净那么一点,“虱子”藏身就难,当“群众”受害之后,是否反思过自己也曾向井里撒过毒呢?在撒毒的时候,良知的“我”把权力一并送给了贪欲的“我”,奴性也便形成了,屈从于官不如说是屈从于自己的欲望。不是说“无欲则刚”吗?不是说“胜己者强”吗?

  “还权于民”的提法实在有点不可思议,权利是别人还的吗?问题是国民素质低,不关心自己有什么样的合法权益,更无从维护。即便真的存在“还”的问题,有借才能谈到还,支点是信用,如果都讲信用,当初腐败就不应该发生,并且信用还能产生良知,有了良知又会懂得体恤民情,这需要多少锤炼与修养才能做到拱手相还呐?反观群众,如果骨子里带着奴性,给权力还会用吗?为什么不说坚守权力、行使权力、争取权力?悲哀的是,法律书籍不看,法制观念淡薄,道德不讲,从小学巧卖乖,懦弱无聊,让这样随风倒的人能坚守什么样的规则?弄不好还成了腐败的帮凶。由此可见,加强不是单方面的加强,修养也不是要求做官之人单方面加强修养,作为“人际肌体”的一个细胞,一个组成,匹夫有责;一处有痛,浑身难受,毒气散布开来,坐视的人就是被害的人的将来时态。人心堪忧,君不见群众围观见义勇为者被殴被杀袖手旁观的事儿时见于报端吗?

  按照游戏规则赋予的权力坚守,自觉维护法律尊严,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或许说:“我们是弱势群体”,我承认群众的弱势,但我们毕竟是群体,每提高一点素质,减少一点贪欲,就都会在内心增加一点责任感、一份权力意识。即便是仅有的一点权力,民主监督都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可能。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