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弄到”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11:25 法制晚报

  莫斯科人几乎什么都抢购,以至于人人身上都带着网兜,经常是见到队伍就排,然后问:卖什么的?

  你能“弄到”什么

  ■杨浪(资深媒体人)

  30年前的《参考消息》总是以苏联作为攻击和揶揄对象的。1977年1月20日,它以半个版的篇幅译载了美国报纸上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对俄国消费者来说,买东西不是件容易事》。文章挺生动地描写,莫斯科人几乎什么都抢购,以至于人人身上都带着网兜,经常是见到队伍就排,然后问:卖什么的?

  我翻着报纸在发笑,不知道当时的北京读者读到这样的报道是什么反应?30年前我在昆明,在街上排过吃过桥米线的队;排过买经典著作的队;看见过买冰激凌的队,就是那种一勺一勺裹一个蛋卷卖的;还有就是每次探家给战友特别是领导们带几十条肥皂!

  美国人在报道中不无窃笑地说,人们关于“购买”有各种不同的词汇,而苏联管这种得来不易的活动叫做“弄到”。我外语不好,不知“PURCHASE”在俄文中的对译应该是什么,但是“弄到”这个词儿咱们也挺熟悉的。

  那些年,我父亲曾在北京给我“弄到”了“一块砖”录音机;有战友从滇缅边境“弄到”过几块西铁城双针的手表;几个军区干部的子弟“弄到”了几本苏联人写的书:《多雪的冬天》、《你到底要什么》,在我们中兴奋而又秘密地传阅着;那一年回北京探家,我给家里“弄到”了两个书柜,好像是62块钱一个,至今使用。

  62块钱大于当时我一个月的工资,但我依然很有成就感。因为紧缺,而且我为家里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今天,使用我工资的十分之一,我会相对谨慎,因为我有很多选择可能,我会本能地进行性价比的判断。

  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必定是个有问题的社会。书本上说,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街上任何一个门口依次站立的人群就是“需求”。这些天北京街上比较多的“队伍”在银行门口,老头老太太们在买基金。

  他们在试图“弄到”一个发财的机会。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