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广州观察:这样的“家乡情结”大可不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15:02 金羊网-羊城晚报

  □马龙生

  “忽悠”、“扎堆”、“趴窝”、“叫板”、“猫腻”……这些北方方言如今也在不少广州报纸上露脸了。这一现象引起了部分人的不满。近日,广州网友“维尼仔”在广视网论坛上就此事发帖抗议,引发网友热议和不同观点的激烈交锋。而学界则认为全盘“排北”的心态不利于城市发展。(《新快报》1月12日报道)“维尼仔”的观点很有代表性,但是其偏颇之处也是明显的。

  方言算不算历史文化?当然算。方言用不用刻意保护,我看就大可不必。一是方言作为传承力极强的文化载体,根本不用担心会从当地人们的记忆中消失;第二,方言同样也是在“与时俱进”的,不少新词、新调也是随着历史发展,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而不断更新的。广州话里夹杂一些表现力强的北方方言,就不一定是坏事。

  改革开放以后,在华人方言中,只有粤语曾被提到了交流技能的高度,作为办班培训及某些工作的上岗要求。众所周知,那是因为港澳地区在回归之前是“涉外”的,在回归之后也还是“特区”之故。换言之,粤语是作为“准外语”的地位与身份得到如此认可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某种方言的文化含量更高,更值得特别偏爱。

  前些年,笔者曾在汕头生活过一段时间,与一位归侨朋友聊天,曾谈及侨胞在国外的人际交流。据他讲,国外的华侨在对外交流时,基本上是“与家乡人讲家乡话,与家乡之外的中国人讲普通话,与外国人讲英语”。与家乡人讲家乡方言,一是确实有亲切感,二也有使自己不忘家乡话的考虑。侨胞在国外,见到个家乡人不容易,讲讲家乡方言,确有刻意维护“故乡情结”之意。可在自己的本土范围内,方言作为书面语言被接受,只是使书面语更俏皮生动的一种技巧,并不表明着对某种地域文化的崇尚。

  学界认为,刻意保护方言,还有可能在心态上形成一种“方言优越”感,导致心理上的“夜郎自大”。经济的强盛往往容易引发对“文化强势”的追求。在有些人看来,成了经济巨人,当地方言也就成了与普通话“平起平坐”的强势语言———凭什么要让我来适应外地人说普通话?外地人为什么不能学习我们的方言来适应我们?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是对语言意义的误读。从文化意义上看,真正承担文化含量的语言重点在于规范的书面语,而书面语的发展则在于对各种方言的吸纳从而丰富,所以,站在方言的立场上排斥其他方言,这样的“家乡情结”,意义有限。

  (紫/编制)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