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20:00 光明网
沈向明

  “捧起一本书,打开一扇窗,融进知识的海洋,舒展大写的人……”2006年12月23日,上海教育电视台演播大厅。在《有一种希望叫读书》的歌声中,10位由公众投票选出的读书明星走上舞台。这标志着持续半年的第八届上海读书节落下帷幕。读书节虽然落幕了,但读书活动不落幕——上海人已经把读书当作了一种生活方式。

  29岁的张刚,是上海航天局的助理工程师,6年前不幸患骨癌。6年来,他攻读完成硕士学业,现正在病床上坚持博士学业的学习。来自安徽农村的鲁传江,1996年到上海务工。工作再辛苦,也挡不住他读书的热情。为了能多读些书,业余时间,他常常帮收旧书的老人整理、搬书、晒书,并在阅读中开始文学创作……如今的鲁传江,已经加入安徽省作家协会。

  中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其中都离不开一个要素:读书。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很快,知识经济迅速兴起,谁掌握了学习的先机和主动权,谁就抢占了生存和发展的制高点。是否具有浓厚的读书兴趣、拥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也关系到国运之兴衰,而读书是改善和调整心灵方式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第4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的结果表明:国民图书阅读率6年持续走低。我国国民中有读书习惯者仅占5%。调查每年连一本书都不读的基本不读书者在回答原因时,选择“不习惯”的比例为29.1%。值得关注的是,在“不习惯”读书的人群中,近一半是青年人。即便有一二热爱读书者,却也夹杂有太多的功利因素,使读书脱离了常态。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民族是犹太人,64本;全世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最多的国家是前苏联,55本;美国的全民读书计划正在进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0本。而就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规定来看,9年期间学生课外读书量达400万字,若每本书以十万字计算,9年间就是40本,平均每年每人读书不足5本。

  不读书可以有许多条理由,可想读书却只要做到三点即可,那就是一要静,二要挤,三要用。静是读书的前提,忙中求静,只有静得下来,才能读得进书,才能好好思考,才能有所收益。这就需要有个良好的心态和学习习惯,整天浮躁焦躁不行。同时还要学会挤,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大家确实很忙,但是否都忙到了“没时间”读书呢?答案是否定的。人再忙,只要有心读书,时间总是有的。宋代大诗人陆游有句:“呼僮不应自升火,待饭未来还读书。”现代文人梁实秋曾将它写了贴在墙壁上,鞭策自己不要浪费“待饭未来”的那段时光,善于利用零碎的时间读书。这也就是古人所谓的“马上、枕上、厕上”的“三上”之功。人们倘若如此自觉,谁又能说自己“没时间”读书呢?鲁迅说他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读书的,所以我们也要学会忙里偷闲,挤点时间用于读书充电。无论静还是挤,读书的落脚点都是为了用,只有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指导工作和生活,才能更加持之以恒地读书学习。

  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拓展人生的宽度。人生在世,除了物质生活之外,还应有自己的精神生活,而这往往是从读书开始的。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广阔海洋,延展生命的有限疆域。“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书籍是哺育心灵的母乳,是铸造灵魂的工具,是启迪智慧的钥匙。读书,能使我们的精神不再贫乏,生命不再贫弱,人生不再孤独。读书,能让我们成为有信念、达情理、知荣辱的人。

  通过读书开启智慧,通过读书传承文明,这是我们民族的一个良好的历史文化传统。华夏文明悠久绵远,足以证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是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的民族,是热爱发展、热爱求知的民族。至于为什么要孜孜不倦于读书,我想每一个人都不难说出若干言之凿凿的理由。读书能带来什么?过去,无数优秀人物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做了验证;今天,100多个国家以“让世界每个角落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到书”的现实选择做了回答。读书对人的成长影响至巨,一本好书往往能改变人的一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的精神成长,与他所读的书籍息息相关;而对读书学习理解得最深的,莫过于宋朝的黄庭坚。他说:“人若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观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21世纪是终生学习的世纪,终生学习当然不是在学校里学习,我以为比较容易做到的就是每天抽一到两个小时看书,学习自己要用的知识。犹太人说“书本是甜的”,国人说:“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什么时候,读书的人多了,买彩票的人少了,社会也就自然而然地和谐了。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