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书胡同的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23:17 大河网-河南商报

  

代书胡同的历史
以前,写家书、状子、呈文或者对联、帖子什么的,都要请秀才们代笔书写。一是因为读书识字的人特少,二是写状子、呈文什么的,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技巧,也是一般人干不了的。有的人家遇到红白喜丧,造屋上梁等大事情,也要请人代为写对联什么的。一般来说,懂文识墨的秀才们也是有求必应,很乐意帮人代劳的。

  所谓代书,就是应邀代别人书写其意,把口头的变成规范的、合乎要求的书面材料,或家书,或诉状,或呈文,或对联、帖子什么的。老郑州西大街路北有一胡同名叫代书胡同,就真实记载了这一传统民俗文化。

  该街在老郑州市区中部偏西,位于管城回族区管城街的西边。该街先由东向西延伸,而后拐弯向南走。它东起管城街,向西至黄殿坑,从此拐弯向南,直至西大街,长260米,宽4.5米,是一古老的有着浓厚文化氛围的居民区。

  明洪武元年(1368年),管城驿丞王敬祖奉朝廷的命令,在州治西南(即从今西大街口往西,路北一带)创建管城驿。驿站是古代供应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换马的处所。驿丞是掌管驿站的政府官员。在当时,从长安,经洛阳到郑州向东到开封,而后通向东南,有一条重要的交通干道。管城驿是从洛阳到开封唯一的一个大驿站,出入或住留驿站的人、车马等特别多,因而这个大驿站地位十分重要,名声远扬。驿站建有驿舍房屋数十间,有正厅、小厅、马神庙、鼓楼等建筑物,有驿马约50匹,驿驴30多头,驿夫20多人。

  驿站北边就是现在的代书胡同,向东北不远是州府衙门。在附近的法院西街东部,明朝时曾设有监狱,清朝时设管狱署,民国初年始建郑县法院。得此地利之便,这里就成为当时政府衙署之外一些律师及代人书写呈文、状子的文人聚居的地方,请这里的文人代书,给些许钱就行,多少没有定数,遇到好心人也有不要钱的。因为这个缘故,老郑州人习惯叫它代书胡同。

  民国时期,这街上曾建了一个贫民工厂。那是1915年年初,郑县周秉彝知事奉命建立贫民工厂,安置城区贫民就业。他选定了管城驿旧址建设贫民工厂,也就是现今代书胡同南口西侧。贫民工厂的厂长叫屈振民,厂里有三个科,即织科、木科和席科,共有工匠和学徒工25人。生产的产品为纺织品、木制器具、芦苇席等。

  进入21世纪后,古老的代书胡同怎么样了呢?街上的居民生活又如何?这条古老的街道,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成为闻名遐迩的法律型、互助服务型特色街区。

  (摘自《图文老郑州·老街道》主编孟宪明作者蔡豫吕华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

  旧时代写状子的代书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