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大师,就不能繁荣学术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4日00:05 红网

  

没有大师,就不能繁荣学术吗?

  (资料图:季羡林先生在医院)我的这篇文章的题目不是原创,但也不是抄袭。准确的定位是模仿。熟悉鲁迅先生文集的人都知道,鲁迅先生在1924年就发表了一个题为《未有天才之前》的演讲。本文所以要模仿这个标题,是因为历史有惊人的相似!如果我们细读鲁迅当年的那篇演讲的文稿,就会发现鲁迅回答当年文学界所说的“天才”问题,并不是指一般的天资聪慧的俊才,而是指有天分并且已经取得卓越成就的人物,相当于我们今天说的“大师”。所以,内容实质上看,我的这个题目与鲁迅的文章立意相同。当然,也有当今时代的某些新特征。我所以写作这篇文章,是由季羡林老先生的“脱帽”引发的。

  季先生在最近出版的《病榻杂记》中称,社会中有人给他封了“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顶桂冠。他希望“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见2007年1月7日《北京娱乐信报》)

  中国人是喜爱有才华的人、崇拜英雄的!对学术界的“大师”是独有情钟的。现在又逢盛世,大家更是真诚地希望出现一批才华横溢的大才子,给时代增添光彩。人们知道这样一句名言:这是一个需要巨人又产生巨人的时代!其实,有“大师”情结,也非坏事。学者个人有这样的情结和目标,能够激励自己奋发图强。拿破仑说过:每个士兵的背囊中都有一个元帅仗!即使最后没有实现成为巨人的目标,但是,也享受了努力奋斗的过程,并且在奋斗中超越了原有的自我,争取做了更好的我。

  对于社会群体来说,大家都有希望出现大师的“情结”,就能少一些嫉贤妒能的风气,多一些争先恐后的竞赛。问题在于,一下子没有这么多巨人怎么办?中国人有自己的办法,有巨人要上,没有“巨人”,创造条件哄抬也要上。各种各样的大众媒体在这个方面更是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形成一窝蜂哄抬“大师”的舆论氛围。连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姑娘都能够捧为“超女”,把那些已经卓有成就的学者抄成大师,不是“小菜一碟”吗?

  现在季老出来,把“皇帝的新衣裳”脱去,告别了“大师”称号,不仅让自己成为了“自由身”,也让民众从迷信媒体、迷信权威的桎梏中清醒了过来,并给那些热衷于追捧形形色色的“大师”“泰斗”的做秀活动泼了一头凉水,该清醒啦!有人说季老是谦虚了。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还会有不少分歧意见。我准备就这个问题写一篇题为《学术大师的主要标志》的论文,专门加以论述。其基本观点是,季老自己摘帽是实事求是的。当然,这并不影响季先生在当今中国学术界仍然是重量级人物。所以,如果季老都不敢称为大师,那么我国学界能称为大师之人就寥寥无几了。所以,季老的自我摘帽使不少人感到沮丧和叹气,似乎当代学术繁荣又没有指望了。

  没有大师,当前的学术还能不能繁荣?又应该怎样繁荣?我认为,与其做哄抬大师的虚功夫。不如做一些扎实的事情。鲁迅当年给我们开的药方是,先培养产生“天才”即大师的土壤。他的话是这样说的:“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所以我想,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首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如果把鲁迅的这段话用现代语言说出来,就是应该大力发展“草根文化”。把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道德素质当作根本任务来抓,打好培育大师的现实基础。

  在发展草根文化中,有一个代表人物是值得一提的,他就是通过百家讲坛红遍全国的易中天教授。易中天是不是大师,现在肯定不是!他给自己的定位是草根学者,说明他是有自知之明的。易中天将来能不能成为大师?有人已经肯定预言他将来也不行!我宁愿采取一句广告词:一切皆有可能!他有可能在如日中天以后,乐极生悲,走向反面,也有可能埋头学问,突破创新,成为真正的领军帅才;也有可能继续“草根文化”的事业,即人文科学的普及工作,也就是鲁迅所说的培育天才可以生长土壤的事业。那也是值得赞扬的。为什么一定要当大师呢?现在有许多像易中天这样的学者在做科普工作,这或者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吧。或许,著名学者任继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整理古籍上,在任老看来,我国还要等待数十年才能进入学术繁荣的全盛时期。现在的主要任务是为我国将要出现的学术大繁荣创造一个坚实的民众基础和资料基础。

  在有关“学术大师”的议论中,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似乎没有大师,学术就难以做出重大突破。有的名学者还散布今不如昔的观点,认为过去有一批大师级学者,所以有许多重大创新,现在学者水平越来越低,难以产生一批大师级人物,学术鼎盛时期也就遥遥无期了。似乎没有大师就不能做出重大创新了。听了这样的议论,我就想起了鲁迅写的“九斤老太太”的说法,实在不敢苟同。虽然我国现在的学术界有比较严重的浮夸风气,还缺乏博大精深的领军人物,但是,就整体水平来看,我们现在的学术界的集体智慧还是处于上升趋势的,与我国进入盛世的总形势是一致的。另外,缺乏大师未必不能创新突破。

  我个人认为,我国的学术能不能繁荣,关键看是不是有真正的突破创新贡献。至于这样的创新是学术大师做出的,还是其他什么人做出的,都不是问题。现在已经到了狗年末,还是拿狗来说事,有这样一句名言:大狗要叫,中狗要叫,小狗也要叫!大狗有大狗的叫法,中狗有中狗的叫法,小狗有小狗的叫法!百家争鸣,就要允许一切独立思考之见发表,辩争的结论,应该以是否正确为准则,以创新程度作为判定高下之分的标准,而不以发言的人是不是大师为取舍标准。英雄不问出处嘛!

  确立“学术大师”有某些标准,如博大精深、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等等。但是,真正的大师,首要的一点就是具有突破创新的能力,在独树一帜方面有贡献。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史》的自序中写到:“吾作此书,见历史上能为一时之大儒自成派别者,其思想学说大多卓然有所树立,即以现在之眼光观之,亦有不可磨灭者。”毛泽东曾经专门讲过小人物战胜大人物的许多例子,我按照这个思路研究过量子论的发展史,发现作出重大突破性贡献者往往是些小人物,而那些反对他们的常常是权威人士。爱因斯坦在1905年写作创立相对论、量子论的三篇著名论文时,还是瑞典专利局的一名小职员,他成为物理学权威以后,则积极阻挡量子力学的创新突破。而当时只有25岁的海森伯却提出了量子力学的最初的数学公式。这个公式刚提出时有不少错处,如果在我国,可能发表不成,也说明他的功底不扎实,更谈不上当大师。但是,后来证明他是一个开拓新路的领军人物。

  这两年,温家宝总理曾经多次去医院看望著名学者,其中有两位90多岁的德高望重是学者,一个是季羡林,另外一个是钱学森。钱学森对温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学森说的冒尖人才,就是创新能力特别强的人才。这种人不一定是大师!

稿源:红网 作者:史南飞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