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语”是社会变化的缩影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4日00:11 红网

  近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北京语言大学等联合公布的“2006年中国报纸、广播、电视十大流行语”显示,在综合类十大流行语中,“和谐社会”位居榜首,去年主持人黄健翔因世界杯上的一吼赢得了颇高的曝光率,成为体育类中“十大”流行语中的一员,房价、社会保障均入选其他分类。(1月13日《北京娱乐信报》报道)

  在信息时代里,流行语具有无与伦比的传播优势和冲击力:范围广,速度快,容易被受众广泛接受。如果探究流行语流行的根源,一些是源自行政力量主导,加上大众传媒的渲染,如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些则是出于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如房价、社会保障,朝鲜核试验等,还有一些则是能够引起受众的精神愉悦,如德国世界杯,刘翔等。可以说,流行语已经不仅仅是语言符号,它从特定角度表达着民众对主流价值观念和文化心态的解读,传达着民众的心声和切身利益诉求,试图用自己的声音游说行政机关或者反制某些利益群体。

  一般来说,“语”是否流行取决反映问题的关注程度和解决程度。出现问题、解决问题是人类社会的常态,所以一般来说,流行语是各领风骚数百年。像曾入选2004、2005的苏丹红,环球嘉年华,千手观音等,现在基本销声匿迹,这或者说明问题已经解决,或者民众兴趣发生转移。但叫人遗憾的是,一些流行语历时多年依旧流行,如住房,反腐倡廉,社会保障,看病难,等等,它们生命力之所以顽强,不是因为民众有特殊的嗜好,对他们有特殊的感情,而是这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哪怕一定缓解,仍然是民众心头大患。

  应该说,和谐社会位居2006年媒体综合类十大流行语榜首,并不叫人意外。这除了反映出民众对中央正确决策的积极拥护和期待之外,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我们的社会还不和谐。如,住房,反腐倡廉,社会保障,看病难,安全生产,等等,一系列的流行语都映射出社会不够和谐。如果考之每天的新闻,就会明白构建和谐社会实在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系统工程。富人的作恶多端,穷人的铤而走险,医院、教育行业的敲骨吸髓,类似的新闻之多,几乎导致我们神经麻木。即使一些所谓的官员精英,其所作所为也令人发指:如同是12日,同在住房问题上,就有两则地方官员巧取豪夺的“光辉事迹”。

  一是,江西省彭泽县一些权力部门官员冒认受灾移民,侵占国家移民建镇专项资金近1600万元,县城近郊近千套“移民建镇房”竟成为官员私邸;真正应该享受国家“移民建镇专项资金”的移民,所购领的移民建镇房不少却因为质量问题而无法入住。(据第一财经日报)一是,南通市为该市公务员(自然包括领导)建造低价豪华“商品房”,每平米低于市场价2000多元,而且按照行政级别分发购买指标,厅级干部能购买180平方米的住宅,处级干部能购买150平方米,科级干部能购买130平方米,科级以下只能购买115平方米的住宅。(据上海证券报)

  作为一级地方政府,本应该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献策出力。可上述两个地方政府,不是处心积虑为各自管辖下的纳税人服务,而是把公民让渡出来的公权当成了捞取好处的工具。而且,南通市政府不但违反国务院规定私自集资建房,而且把本市最好的公办学校统统转变成民办,让公众不得不承受巨额教育费用———有的小学“学费”达到了13200元,有的中学收费达到了22800元,民众苦不堪言。结合起来看,这是典型的地方政府弱化公共服务职能,放弃自身职责,强化自身福利。试想,在这两个地方,住房和教育问题怎能解决?这两个民生问题不解决,谈何和谐?

  年年评选年度流行语,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温家宝总理常说,“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冻饥声”、“知屋漏着在宇下,知政失着在草野”,以此表达政府倾听民声、受民监督的施政理念。流行语正具备这样的功能。我们期待熟悉的流行语早日寿终正寝,这要求各级官员切实履行中央决定,也需要配以严厉的监督,促使地方官员不敢营私舞弊。

稿源:红网 作者:王伟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