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胡兰精神 共建和谐社会:喜看胡兰家乡新变化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4日04:58 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60年弹指一挥间,胡兰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灵当笑慰九泉。

  为了表示对烈士的追思,烈士的出生地云周西村更名为刘胡兰村。1月12日,刘胡兰村党支部副书记石建福兴奋地告诉记者,如今村里富了,人均年收入4000多元,四年前就跨入了“小康村”的行列。村里的十几家酒厂,解决了二三百村民的生计问题。养殖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村民郭月亮过去穷得出了名,如今也是牛羊成群。村委会对教育抓得紧,多方筹资200多万元,让娃娃们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还让他们用上了电脑。现在,村里年年能考出五六名大学生。

  刘胡兰村所在的乡如今叫刘胡兰镇,该镇的禽业公司实行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扶持超过1万户农民发展养殖业,是全省最大的雏鸡孵化、鸡饲料生产、肉鸡加工企业。

  有人打趣,文水人有一颗“胶泥脑袋”,像胶泥一样,干的时候是个硬块,湿的时候更有一股韧劲。在逆境中勇往直前是刘胡兰精神的体现,也是文水人的最大特点。文水县虽然一马平川,却资源匮乏,文水人不甘落后,制定了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加快县城建设,要在年内完成水、电、路等9项重点工程,通过整体建设与旅游开发形成互动,把文水打造成为省会太原的“后花园”。

  本报记者田建平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