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担国家级项目、主机平均利用率、科学计算比重均超八成 上海超算成“全国超算” 目前正筹划研制每秒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4日09:00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徐瑞哲)昨天,上海超级计算中心“玻璃大厅”内,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宛如一列列大橱柜般整齐排开,看似沉稳平静的外表下跳动着一颗颗奔腾的心———2000多个CPU“大脑”正以每秒10万亿次速度24小时运算。最新数据显示,该机组目前所承担的国家级项目数超80%,主机平均利用率超80%,科学计算所占资源比重超80%,意味着这一科研公共服务平台已发展成为一台“全国超算”。

  20个省市慕名“借脑”

  超算机房里没多少工作人员,但“大橱柜”里却“装”进了约200个用户,仅去年就新增70多个用户账号,来自全国20个省市,香港高校和企业也慕名而来。包括上海在内的各地用户,大都承担着国家级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委、863专项、973专项等重要科研项目,这些“国字号”计算项目占总数八成以上。

  “大橱柜”背后有“尾巴”———通向九州的远程网线,构成国家高性能计算的一个个“网格”,目前该中心正是国家网格一南一北两个主结点之一。截至去年底,上海超算中心已在宝钢集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云南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兰州市设立了分中心,将高性能计算资源延伸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类型单位,并走出上海,走进大西部。

  “脑力劳动”全年无休

  记者在超算的“任务管理器”上看到,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关于“天体磁流体动力学”和“宇宙大尺度结构”两个大型数值模拟项目,平均每天占用约3000个“CPU小时”。据介绍,这种天文数字般的“用脑量”,相当于3000台高配置的个人计算机,同时不间断工作一个小时;换言之,假使单台计算机也能够胜任,那么超算算一天,它要算上4个月。

  随着国内海量计算需求与日俱增,超算任务栏眼下全线“飘红”,主机平均利用率已达81%左右,这意味着机组已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有关负责人介绍,即使今年元旦三天假期,超算利用率也都超过了75%。为解决供不应求的矛盾,该中心正积极筹划国家“高性能可信计算机”研制任务,每秒可进行100万亿次计算,是现有速度的10倍。

  重大项目如虎添翼

  超级计算机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神脑”。上海超算已涉足生物医药、材料科学、激光物理、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等多个应用领域。目前,在超算上从事科学研究计算的用户和项目数,因其计算量巨大,所占超算资源的比重超过了80%。

  一些国家重大项目有了超算攻关,事半功倍。上海超算参与我国自行研制的喷气支线飞机ARJ21空气动力学设计分析,已成功进行近1000个组合工况的仿真模拟,减少了昂贵的风洞试验次数;在我国广播通信卫星研制中,超算又模拟了卫星在轨飞行时气体分子污染物在太阳电池翼上的沉积情况,提高了对卫星寿命的预估能力;它还对黄河下游水流和泥沙分布变化等作出二维仿真,推进了我国“数字黄河”工程建设。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