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时评]"两会"正在迈入"民本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01:10 燕赵都市报

  两会不是庙堂,不是为了成就所谓“成就”,发展所谓“发展”而进行的政治仪式。它是博弈场也是辩论台,最重要的,它是社会最强大力量的形成之地,而这种力量,终将深刻地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体验。是博弈就必须透明,是辩论就理应平等,惟有如此,“力量”对社会的影响才能更加趋于理性、和谐。

  关于河北省两会的消息将成为本报这一周的报道重点。过去有一种不太正式,但大家都默认的说法:像我们这类报纸,与两会等政治题材,是不大容易实现对接和贴近性报道的。因为,有所谓大、小报之分。“大”报者,往往指中央和地方的党政机关报,而“小”报则多定位于市民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纸。市民报纸与两会的隔膜,实际有一句深刻的潜台词,那就是普通公众与政治生活特别是社会权力核心的隔膜。

  但是,随着中国政治民主进程的推进,这种隔膜正在被打破。

  从媒体的角度观察,普通读者对两会报道的关注度这几年始终在高涨,关注的领域越来越宽,追问也越来越尖锐,从简单的知晓政策,转向要求深入了解公共事务管理是否科学、公正。人大监督一府两院,教育权利、就业机会、社会保障等社会福利事业的决策过程,都成为最有报道价值的新闻。同时,读者对本地时政新闻的兴趣提高,权利意识和选民自觉普遍增强。比如本报曾在最近两年全国两会期间开设建议通道,读者反响热烈,许多人以公民身份向代表委员积极表达自己的政治意见和意愿。

  在另一个方向上,无论代表、委员个人,还是人大、政协等机构,公共权力的代行者对民意、民生和民权的重视也不断加强。代表、委员对自己是民意“代理人”的角色认知,正在取代过去听听报告、走走过场、盖个图章的职能误解,他们中的许多人,更愿意向公众展现愿说真话、能说真话的形象,也更愿意通过都市报这样的大众媒体,让自己的议案、提案得到民意的检验和修正,从而真正为民代言参与国是。与此同时,民生议题成为两会的核心内容也是有目共睹,大到发展模式的探索,小到路桥收费的辩论,所有“权力”都必须承担责任和接受监督,这已经取代过去简单的日程、结果报道,成为媒体关注的新焦点。

  “小”报记者跑两会越来越勤,话题开放和深入程度越来越高,报道的分量越来越重,社会影响越来越大———两会新闻的这股清新风气反映着一种重要的变化:民生问题受到核心权力的高度重视,公共权力正在回归于它之所以形成的本来目的。而这,不正是人民民主朴素而实质的要求吗?

  其实很多高远的政治目标必须落实于民生福祉。这是我们经由许多痛苦的历史反省而得的规律。两会不是庙堂,不是为了成就所谓“成就”,发展所谓“发展”而进行的政治仪式。它是博弈场也是辩论台,最重要的,它是社会最强大力量的形成之地,而这种力量,终将深刻地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体验。是博弈就必须透明,是辩论就理应平等,惟有如此,“力量”对社会的影响才能更加趋于理性、和谐。

  2006年10月,一位新闻记者出版了一本书《我反对———一个人大代表的参政传奇》,记录下一位市人大代表的经历。书的扉页上有这样的题记:“人大代表是中国政治的缩影。中国如何面对日益临近的宪政挑战,人大的变革是所有逻辑的起点……”。我们以为,所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迈入两会神圣的会堂前,都应该有勇气读一读这句饱含期待的真心话。

  ■本报评论员 刘采萍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