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优职尽孝是“被迫的美德”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02:36 舜网-济南时报

  □龚明俊

  硕士时广滨曾经拥有很好的职业,为照顾年迈的养父母,前年辞掉工作。去年年底,将养父送走后,为了生计,在大连市西岗区北京街道更生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在大连一中学做起了保安(1月14日《半岛晨报》)。

  时广滨对自己的选择无悔,默默地做保安已为时两年,显见无“作秀”之态,这便是发自内心的美德。

  尽管是硕士的自主选择,但这却是被迫的美德。首先是我们的养老机制不健全,在“未富先老”的中国社会,养老福利无法普及到每一位老人,并让儿女从中受益,比如安心工作等。如今的养老体制,且不说精神养老,单就是物质上的养老,都难以让人满意,“养儿防老”还有“广阔的天地”,尤其是在广大农村。

  就硕士个人而言,有其文化层面的被迫性。有人质疑他不应只看到自己的父母,还要想到“祖国母亲”,即将所学奉献给社会。这话当然不能说全无道理。事实上,如今确保事业与家庭的两全并不困难,不一定非得放弃工作,比如将父母接到身边也是可行的办法。但窃以为,这种选择是传统孝敬中带有消极倾向的那一部分作用的结果。

  人们为什么对硕士的孝敬之举感兴趣?一方面是因为关于孝敬的社会教育存在危机,孝道淡漠现象日益严重,“啃老”之人为数不少,尴尬良多;二是养老保障机制不到位,催生出让人思考的种种事件。

  要减少这种无奈,还有赖于制度的完善。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