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人聚,才有网的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06:00 光明网
徐来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及WEB2.0概念的兴起,网络用户的主动性不断增强。网络亚文化勃兴,网络追缉令盛行,口水战频发,2006年中文互联网世界的种种声音终于说明:网民聚合,网络才会变得充满力量。

  N多年前,某门户网站以一句“网聚人的力量”作为自己的口号,成为网站投放电视广告的先行者。这一口号显示了网络平台介入现实生活的初期,平台构建者的焦虑。他们急切地呼唤网络使用者的到来:只有当你们进入了网络的世界,才能有效的汇聚所有零星的力量,取得超越个人的成功。但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及WEB2.0概念的兴起,网络用户的主动性不断增强,这句口号也被一只看不见的手逐渐拉转。

  2006年中文互联网世界的种种声音终于将这一翻转过程落实:网民聚合,网络才会变得充满力量。

  平滑演进的网民文化建设

  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精英时常对当下中国的文化景况发出叹息。他们的错误在于,并未意识到文化的负载工具已经发生了变化,文化的形态也已因此改变。新的文化形态正在传统的文化精英无法进入的领域中,以其不可想象的方式生长着。

  网络亚文化便是这种新兴文化的代表。网民的自发聚合和主动创作为这个时代新的文化形态提供了基本框架。

  在2006年,《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尽管捅了大娄子,但却使网络视频剪辑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表达方式,最终在贺岁档电影《大电影》中发扬光大。“关机山”则围绕北大登山学生关机失踪的事件,通过版本剪切、戏仿等手段生成特殊的文本效果。它成为继2000年的“小鸡过马路”以后,中文互联网最重要的文本创作。在“巴士阿叔”事件中,一段视频展示了“阿叔”在公车上与人争吵,大呼“有压力”的场景。这一“压力”呼喊引起了全港甚至整个中文互联网的共鸣,并带动了网络文化创作及文化消费品制作的潮流。也是在这一年,网络PS图片名流小胖迎来了他的“5岁庆典”。尽管它们并未得到知识分子的褒奖,也没有得到认证单位的封诰,但制作者和欣赏者却从中获得了乐趣。而这种乐趣正是文化前进的动力。

  互联网活动同样带来了语言的创新。不同于早期“恐龙”之类专名,一些带有成语、习语色彩的词汇在2006年得到普遍运用,并不断发展。

  “沙发”是网络习语中最重要的一个。尽管有网络考证者指出,这一词汇的出处不雅,但依然在中文互联网上大放异彩。2006年它甚至通过电视广告的方式,超越了互联网的范畴。第一个回帖称沙发,第二个回帖称板凳,然后从马扎到地板,不断翻新的花样体现了网民人数优势带来的创造力量。最初在日文网络中盛行的“失意体前屈”符号Orz,也于2006年在中文互联网络上繁衍出“跪求”文化。作为最大程度表现乞求心情的用语,“跪求”开始被使用在一切网络要求内容中,并由此衍生出“雪夜裸体跪求”、“屈体前空翻720度跪求”等众多变体。这些可能被文化精英视作“哗众取宠”的小伎俩,却让大众乐此不疲。

  力比多引发网络人身伤害

  2006年中国网络文化的一大创举是“网络通缉令”。

  从年初“虐猫女事件”中网友祭出的“宇宙A级通缉令”,到铜须门事件,再到上海某教授发起的通缉流氓外教。在此期间,由于未婚妈妈通缉“薄情郎”、“武校少女色情图事件”、“牙疼妹妹通缉事件”等网络事件,网友不断将“通缉”作为发泄、报复的形式,并引发当事人与网站方面的争议。

  日渐增多的通缉事件引起了警惕。“网络通缉令”在一些事件中的出现有助于吸引公众的目光,通过众人的力量探求某些事情的真相。

  这正是网络力量的体现。但一些人以通缉为名通过网络发布其他人的私人信息,这给很多当事人带来了困扰。

  更重要的是,网络的力量时常溢出显示屏。2005年底的“陈易调查事件”中,网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杀伤力,网络的虚拟力量以舆论的形式传递到现实中,并对当事人造成了直接伤害。“网络暴力”一说由此而来。

  值得关注的是,吸引众多网民注意,并最终引发舆论浪潮的事件大都与性有关。铜须门事件中正是由于一段热辣对话,才搅动得整个中文互联网魂不守舍。在参与这些事件的讨论时,力比多成为相当部分网友的惟一驱动力,并依此做出是非判断。一些评论者称,“网络暴民”泛滥的状态是“不理想状态”,并试图寻找“网民力比多”的正确宣泄出口,将之转恶为善。不过,这种将“力比多”改造为社会道德的企图看起来有些“山在虚无飘渺间”。正如朱大可在其《铜须、红高粱和道德民兵》一文中揭示的,80年代中国的文艺界就试图用文艺作品完成现代道德的启蒙,这并未打破中国乡村暴力的坚硬传统。它们通过网络“道德民兵”的舌头与拳头,再次在中国的大众文化领域内,掀起了“一部分人的暴政”。

  力量均势中的口水战

  在一些情况下,网络力量分化为两个阵营。他们各据是非之一端,互不买账,互相攻讦。有时,这种大规模的网络口水战也被称作“粉丝战”。

  早在2004年,第一届超级女声的比赛就引发了最早的“粉丝战”。2005年超级女声的浩大声势将这种争吵扩大到整个中文互联网的范畴。到这时,争议的焦点还是事件本身:你拥护选手A,而我拥护选手B.在2006年的众多网络事件中,粉丝大战的形式和内容都大大丰富,偏离主题的争吵成为核心。

  3月初,韩寒在其博客上向白烨发难。而陆天明及其亲友陆川、高晓松的加入则最终引发了一场战役。一侧是“80后”文学推土机的拥护者,一侧是文艺电影、90年代校园歌曲的爱好者,双方就谁的嘴更脏,展开了严肃的讨论。而韩寒随后对“文坛腐败分子”的讨伐,则被无精打采地搁在了一边。

  在“韩医申遗”的背景下,一场关于“中医存废”问题的讨论在网络上展开。最初,讨论的双方尚能在医学理论、医疗制度的框架内讨论问题,很快双方论争的焦点就转移到了传统文化与国族精神上。争论迅速变成了谩骂与攻击。与此几乎同时的民间学者黎鸣与方舟子的争论,更是粉丝大战的典型战例。一方强调科学并非由某一些人垄断,另一方则强调科学的基本方式不可动摇。在黎鸣未公开其破解“四色问题”方法的情况下,两派粉丝已经就其破解是对是错争得头破血流。

  与此前的各种网络争论不同,粉丝大战的主角是粉丝,而非最初引起争论的偶像——偶像的声音甚至会被完全湮没。粉丝们将复杂的争议问题简化为一两句话的判断,然后选择对其偶像有利的一侧,有规则地列队,摆出合适的姿态,开始比嗓门。在这个过程中,粉丝们对对方的论证、论据毫无兴趣,也没有兴趣罗列自己的论证、论据,只是以人数为基础来比嗓门,最后臊眉耷眼地消失在字符丛林中。与此相对应的是,一些有益有趣的辩论也在这样无意义的网络力量的挥霍中悄然退出舞台。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