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 新农村:无限春光扑面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07:30 青海新闻网

  青海新闻网讯 2006年,是我省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头一年。

  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带来新变化,以新变化促进新发展。从这一年开始,国家建设资金更多地投向了农村牧区,现代特色农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农牧民增加收入内挖潜力外拓空间,农村改革重点解决城乡分割等突出问题,农村公共事业投入越来越加大,我省广大农村牧区旧貌换新颜的步子越来越快……

  一年来,在经受了较重的高温干旱、雹灾等自然灾害的考验,我省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得到新的提高;

  一年来,共培训农牧民60.8万人次,组织劳务输出90万人次。预计人均劳务收入比去年增加130元;

  一年来,我省全面落实免征农牧业税和政策性直补3.9亿元,农牧民人均受益109元,投入2.84亿元在39个县市、214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解决了1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请看三版特别策划——《新农村:无限春光扑面来》。

  回首2006年,从河湟山川到柴达木盆地,从青海湖畔到三江源草原,古老的高原大地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展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带来新变化,以新变化促进新发展。

  从这一年开始,按照党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良好开局。

  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国家建设资金更多地投向了农村牧区,现代特色农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农牧民增加收入内挖潜力外拓空间,农村改革重点解决城乡分割等突出问题,农村公共事业投入越来越加大,我省广大农村牧区旧貌换新颜的步子越来越快……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在这一年中,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在我省河湟山川、青海湖畔、三江源草原全面铺开。省委、省政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坚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与激发农牧区内部活力相结合,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与促进农牧区社会进步相结合,遵循客观规律与尊重农牧民意愿相结合,推动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加快发展农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确保实现农牧民增收目标,扎实推动新农村建设良好开局。

  青海是一个欠发达省份,与全国相比,解决“三农”问题,建设新农村新牧区困难更多,任务更重,更具有特殊性。因此,我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中,从一开始就坚持农牧区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牧民的主体地位,发展农牧区生产力;坚持规划为先,积极试点,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搞强迫命令和形式主义;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尊重群众的意愿;坚持以人为本,从农牧民最关心的事做起,从条件最成熟的地方搞起,切实让农牧民得到实惠;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包办代替,依靠农牧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群众的共同行动。

  发展生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发展特色农业是我省农业生产的必由之路。一年中,发挥资金支持、技术服务、销售网络的引导支持作用,我省着力建设良种支撑、标准化生产、效益突出的现代农业,促进生产要素向特色产业集中、特色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把高原绿色牛羊生产培育成主导和支柱产业,把油料、马铃薯、豆类、反季节蔬菜、中藏药等培育成特色优势产业。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所以,一年来,在经受了较重的高温干旱、雹灾等自然灾害的考验,我省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得到新的提高。除粮食、油料小幅减产外,蔬菜、肉类等产量都有增长。推进农牧业结构向优质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畜禽改良取得新进展,特色作物达到78.8%,涌现出400多个“一村一品”村,脱毒马铃薯和杂交油菜分别突破百万亩。安排财政专项资金240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企业新增投入1.76亿元,明显提高了企业资源转化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带动农牧户35万户以上。

  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提高农牧民自身的增收致富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也是“三农”工作的永恒主题。省委、省政府把推动百万农牧民大培训大转移作为建设新农村、促进城乡产业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战略举措,全力以赴抓紧抓好。坚持群众自愿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整合劳动、教育、农业等职业培训资源,拓宽现有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就业培训中心的办学范围,从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务工技能等方面入手,重点抓好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领域的专业培训和面向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技能培训。一年中,共培训农牧民60.8万人次,组织劳务输出90万人次。预计人均劳务收入比2005年增加130元。农业人口大区海东地区向新疆输送季节性摘棉工3.8万人次,创收8千多万元。向境外劳务输出有新的突破,年内向日本、阿联酋、新加坡等国转移输出148人,在全国各地的拉面馆已达1.3万多家,从业人员超过9万人。

  一年中,省委、省政府贯彻“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加大政府对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牧区的范围,有效解决农牧民最急需、事关农牧区长远发展的问题。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尊重群众意愿,制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强示范引导,鼓励农牧民对直接受益的公益设施投工投劳,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重点是加强农田水利、人工草地、草场围栏、暖棚等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人畜饮水工程。抓好农村电网延伸及送电进村入户工程,因地制宜地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等替代能源。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技术等级。进一步加快农村牧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广播电视、通讯设施建设。一年来我省全面落实免征农牧业税和政策性直补3.9亿元,农牧民人均受益109元,投入2.84亿元在39个县市、214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解决了1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记者罗藏)背景链接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就新在农村的发展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 2006年6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体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我省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20字方针的总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加快农牧区经济发展为根本,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牧民素质为关键,以改变乡村面貌为着力点,以深化农牧区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农牧区基层组织为保障,全面推进农牧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牧区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乐都县高店镇深沟村--王成祥

  乡下人的生活比起城里人虽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步缩小。尤其是这两年国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无论从农村道路、看病就医、孩子上学、设施农业方面的投入力度,都是以往无法相比的。我们农民心里也明白,国家通过这些政策,就是想让农民赶上城里人的生活水准,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农民也要努力。这两年,深沟村靠种植大蒜,户均收入达到了万元以上,但大家并不急于盖新房、购置新式家具,而是投入新的生产领域,我们深沟村也确定了自己的“十一五”规划,4年后赶上乐都县城居民的人均收入。平安县寺台乡瓦窑台村--才仁

  我们依靠瓦窑台地处夏宗寺林区的地理优势,发展旅游餐饮和相关的服务业,村民的收入越来越高。收入的增加更增强了村民追求新生活的积极性,不但翻新了自己的院落,还将门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这不仅是为了给游客留下好的印象,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消费,更是富裕起来的农民心情愉悦的一种体现,这也是新农村建设所要求的内容。再过一个多月就是春节了,大家又开始排练节日期间的歌舞节目,收入增加了,我们农民也就有了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乐都县中岭乡马家洼村--余国泰

  尽管我们村地处在干旱山区,但如今,甘甜的自来水通进了家家户户,油路也修到了村里,温棚种植的蔬菜常常被经纪人上门收购,村民们不再为销路犯愁了。近几年,通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全村已有蔬菜温棚60多座,一半以上的农户通过种植蔬菜大棚,增加了收入。去年,我们村还实施了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为每户投放了5只小尾寒羊,发展养殖业。平日里,村里的妇女们在家务劳大棚,男人们外出务工,大家为增加收入,脱贫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鼓足了干劲儿。互助县沙塘川乡陶家寨村--杨长明

  我从湖北财经学院毕业回家后,由于没有合适的就业出路,只好一直呆在家中和父亲务农。去年,通过参加县就业局举办的劳动力技能培训班学习机械电子技术,学到的一技之长与我在大学学到的基础知识一结合真是如虎添翼。在就业部门的牵线搭桥下,我找到了就业岗位,如今,我正在深圳电子公司务工,每月收入有千元左右,我一定会珍惜政府为我提供的就业机会,好好学习务工技能,将来要以新型农民的姿态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

  (记者东治王颖整理)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