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半百,他踏上寻亲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08:50 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实习生金周玉金陵晚报记者季燃冰

  【金陵晚报报道】他才两三岁便和亲生父母走散了,一位好心人将他带回了家;后来,高中毕业的他跟随养父来到农村插队;到了上世纪70年代末,他又回到了南京。如今,他的孩子也长大成人了,但他对亲生父母的思念越来越浓,他有个心愿,想在有生之年找回亲生父母。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见到陈庆晚时,他正坐在家中默默地抽烟,说起养父母的时候,老陈深深地吸了口烟,红着眼睛给记者讲了个故事。

  30多年前的一天中午,在金湖县一个外来农户家里,桌上就放着一碟咸菜,十几岁的儿子坐在了饭桌前。

  妈妈给他盛了满满一碗掺着红薯的稀饭,儿子接过碗狼吞虎咽吃了起来,只一会儿碗底就朝天了。当儿子抬起头想再去盛饭时,看到了坐在对面的父母,他们也低着头吃饭,不过,他们的碗里全是红薯,连个米粒也没有。儿子愣住了。

  正在那个时候,妈妈抬起头,笑着说,“我们最爱吃红薯了,年纪大了,吃这软。”说完,又夹起一块红薯吃了起来。不过,很快妈妈的脸涨得通红,被红薯噎到了。看着眼前的一切,儿子热泪盈眶,不由分说地抢过父母的碗,把红薯倒在自己的碗中,给他们盛了两碗稀饭……

  故事里的儿子就是陈庆晚,被红薯噎着的正是他的养母。

  那时候,陈庆晚正跟着养父母到农村插队。当时他们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一家人的生活就指望养父陈克祯那点微薄的工资。

  不忍心向养父母问身世

  今年,老陈已经50岁了,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是1957年4月1日,但这不是他真实的生日,因为养父母也不知道他究竟是哪一天出生的。在他才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带着他来到下关区,当时路上的行人很多,喜欢蹦蹦跳跳的他只走了一小段路,就和父母走散了,他吓得大哭起来。

  过了一会儿,一个中年人走了过来,把他抱回了家。但这个中年人是不是养父,老陈就不知道了。

  从农村回南京后,老陈在照相馆找到了一份工作,后来还成了家。看看亲生父母长啥模样也就成了他心中的愿望。好几次,他都想问问养父母,但害怕养父母伤心,每次话到嘴边后又咽了回去。就这样,一直到养父母相继去世,他都没问过,而两位老人也一直没提关于他的任何消息。

  不过,经过多方打听,老陈还是了解到一些关于自己身世的线索。

  手肘下方有浅红色胎记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老陈听叔叔说当年养父母抱他的时候,正值冬天,天气非常冷。但他只穿着一件红色棉袄,下身还是一条黑色的单裤,衣服十分破旧。趁养父母不在家的时候,老陈也偷偷找过好多次,衣橱、柜子、甚至连家中装杂物的纸箱都没放过,但始终一无所获。

  老陈告诉记者,他右手手肘上有个大约3厘米长的浅红色胎记。“小时候,这个胎记还是红色的,长大就变浅了。”陈庆晚说着,还指了指左眼,眼睛下面还有颗挺大的痣,这也是从小就有的。

  养父生前有过一位朋友叫仇毅祯,养父在世的时候,他们经常在一起喝茶聊天。

  以前,仇毅祯住在中山东路一带,老陈也经常去他家做客。等老陈成家后,再也没有去过仇毅祯家里,而仇毅祯也搬了家,双方渐渐失去了联系。直到10年前养父去世时,老陈才见到仇毅祯。那时,陷在哀痛之中的他根本没有心思问自己的身世。仇毅祯离开时,也没有留下任何的联系方式。“他和养父关系还挺不错的,或许,他知道我的身世。”老陈说,如果能找到仇毅祯,也许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了。

  曾经住在小火瓦巷

  养父母搬过几次家,老陈能记住的就是小火瓦巷长治里一号,而其他的住处他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

  离开老陈家后,记者来到了小火瓦巷,想找找老陈当年的邻居,看看能不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丝线索,但转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找到长治里这个地方。

  在附近摆小摊的屠师傅告诉记者,他快60岁了,从小就生活在长治里,对这一带特别熟悉。早在十来年前,长治里就拆迁了,现在那边是一排排居民楼,早已找不出当年的影子了。当记者说起老陈的姓名时,屠先生想了一会儿,摇摇头说已经没有印象了。过去住在长治里的居民也随着拆迁陆续搬走了,至于搬到什么地方去了,他就不太清楚了。

  知道老陈身世的读者,请与报社联系,帮他圆了这个梦。联系电话:025—84686500。

  (编辑小娜)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