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谁做"的哥"的娘家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09:11 东方网

  蒋萌作品集早晨一睁眼就欠人家200块钱,每天10几个小时的超负荷工作,为了省油省时间十天半月不回家、直接睡在车里,换来的不过是每月千把块的血汗钱,这就是如今一些“北京的哥”的生活写照。

  “北京的哥”通晓时政、能侃大山,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可上述生活境遇,怕是许多人都想不到。穿梭驰骋于繁华都市、笑对各方来宾的“的哥”们,生活何以如此辛酸?

  事实上,京城出租车大规模进入普通人视野,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的“黄虫小面”,10块钱起步,能坐10公里,让京城老少有了“潇洒一回”的能力。然而,随着行业大发展,出租车公司如“雨后春笋”,市场开始渐渐饱和。这几年小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中高收入客源迅速减少,出租车运营形势越发严峻。如今京城大力提倡“绿色出行”,公交车票价大幅降低,普通百姓也有了更多的“公交优先”意识。客源不足、空驶严重、油价高居不下,“的哥”日子不好过也就不难理解了。

  按理说,“的哥”生意不好做,出租车公司的效益也不会妙。但如今的情况却是,出租车公司从政府部门获取“限量经营权”后,要么是让“的哥”掏钱购入车辆,要么是强制收取数万元的“抵押金”。不仅如此,“的哥”不仅要承担运营与维修费用,每月还得再向公司缴纳数千元的“管理费”。因而,无论市场怎样“风云变幻”,出租公司铁定“旱涝保收”,还赚得“盆满钵满”。有统计表明,国内8成以上城市的出租车都是采取上述运营模式。两相对比,遭受公司盘剥的“的哥”绝不在少数!

  实际上,对于“的哥”们的境遇,媒体以前不是没有报道过。然而,除了对出租车经营权拍卖比较“感冒”,一些地方的行政部门对出租公司的管理依旧“大撒把”。正因如此,尽管“的哥”们早已疲惫不堪,但出租车的“份儿钱”却长期“高位盘旋”;对于职工强制性社会保险,一些出租公司同样敢于“耍心眼”;更有甚者,连车辆保险都能逃就逃,让“的哥”风险自担。市场经济讲究双向选择,面对种种“不平等条款”,“的哥”们又为何忍气吞声?说白了,在就业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技术门槛”不高的出租车业,对一些青壮年实属不得已之选。

  长期的劳累与超负荷工作,许多“的哥”的身板儿也在“加速磨损”。北京一家体检机构曾对1万名出租车司机进行健康状况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半数以上“的哥”患有胃病、高血脂、腰椎病、前列腺炎、痔疮等职业病。缺乏医疗保障,又担忧“份儿钱”,的哥患病更只能小病扛、大病拖。一些城市的“的哥”在快速“淘汰更新”,开出租也成了吃“青春饭”,个中苦涩只有“局内人”方能体会。

  公正、平等、合理,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几大前提。如今某些劳资矛盾所以突出,关键就在于资方过于强势,个人太过弱势,不在同一等级,谈何协商与话语权?去年的“奔驰出租”集体出走,实际就是个体无可奈何的“极端表现”。此时,唯有第三方的权威介入才可能带来某种平衡与协调。由于不少地方仍欠缺完善的职工工会、行业规范组织,地方有关部门的作为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也并不是所谓的“行政干预市场”,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角度,劳动维权部门有义务、更有责任当好“娘家人”!而那些宣称“出租车是城市名片”、更大力推进“车型升级”的城市管理者,显然也不应再“作壁上观”。


作者:蒋萌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