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质疑体现文化底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09:25 光明网-光明日报

  

敢于质疑体现文化底蕴
清谈:科学需要什么样的交流

  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实验科学没有完全形成之前,学术交流几乎成为推动科学发展最重要的环节,这一时期科学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著名科学史学家库恩指出,科学“本质上是集体的产物”。他在《再论范式》中强调:“科学知识实质上是专家共同体的产物,科学事业依靠这一类共同体推进”。他特别指出,科学共同体的特点是“他们在专业方面的思想交流是比较充分的”,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学术交流对科学发展的作用有弱化趋势。

  学术交流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来不是一个问题,很少有人尤其是科学家对此提出质疑,但是,现在情况并不乐观。例如,在政府关于科技工作的规划、部署和政策中,学术交流似乎被遗忘了,在一些战略部署以及陆续出台的配套政策中,很多并没有涉及学术交流问题。思考、讨论、发现、实证——这个科学思想创新的一般性链条中间有了缺失的环节。在这个意义上,说学术交流目前有被科学主流边缘化的趋势,并非危言耸听。

  我们倡导科学家自由探究,相互启迪,没有框框限制,甚至可以清谈。现在为什么思想界、学术界的大师少了?现代人太忙了,生活节奏太快,没有时间深入思考。有句老话:闲暇出哲学。同样,闲暇也出文学。魏晋时期有“竹林七贤”,《魏氏春秋》说:“此七人相与友善,号为七贤”。七人共同特征之一,均是放旷不羁,游于竹林,以切磋学问为乐,所以,不妨将其称为“竹林七闲”。这种现象并不偶然,我国诗词史上著名的“推”、“敲”选择,为一字反复斟酌;“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是以花费大量时间为基础的。建安七子、初唐四志、竹溪六逸、西冷十子、唐宋八大家、苏门四学士,经常相互唱和,交流酬咏。正是这种自由的、清谈式的悠然交往,孕育了我国文学艺术上的许多瑰宝奇葩。

  文学如此,科学亦有相同之处。无拘束、宽松、自由地畅谈,是产生科学灵感的重要环境。一份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调查发现:获奖者创造性思维的50%以上得益于学术交流,特别是无拘束的学术交流。

  “科学是不能计划的”,此话出自诺贝尔化学奖得主MaxPerutz。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不仅是DNA模型的诞生地,也是12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实验场所。该实验室认为,真正激动人心的原创性科学不是通过计划产生的,而是通过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科学研究的原始动机是爱好,或者说是兴趣,要强调发散式的讨论,鼓励科技工作者根据兴趣爱好,在某一特定领域展开自由探究,以此激发创造力。

  因此,在决定清谈的主题时,领衔科学家可以有六个自主:题目自己定,议程自己定,时间自己定,地点自己定,参加人自己定,活动方式自己定。作为清谈的一种形式和媒介,学术沙龙应当以倡导原始创新为宗旨,要为科学家尚处于萌芽时期、未获得主流认可的学术观点、理论和灵感提供思想交流平台,而不是为某些成熟的学科、学派和学术观点提供园地。

  质疑:科学需要什么样的讨论

  科学需要讨论,接下来的问题是需要什么样的讨论。目前,“有学术没交流”是一种现象,“有交流没有质疑”是更普遍的现象。科学的本质是批判,交流的本质是质疑。如上所说,学术交流目前有被科学主流边缘化的趋势,在这个背景下,学术讨论有逐步远离科学本质的趋势。在科学的殿堂里,真理应该不断被发现和充实;在这个殿堂中,只应有智慧的碰撞,而不应让权威意识湮灭了智慧的光芒。因此,科学家要敢于说不。法国布尔巴基学派在讨论《数学原本》时,任何新观点都会遭遇毫不留情的质疑,每一卷出版都要经历“炼狱般的考验”,在被称为“疯子的聚会”的质疑中凤凰涅槃。伏尔泰有一句著名的政治学格言:“你所说的话不一定正确,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句话同样适用于科研领域——我可能不赞成你的观点,但坚决捍卫你说出不同观点的权利。

  除了要敢于说“不”,科学家还要善于说“不”,具备说“不”的能力,否则,就容易流入无的放矢、不知所云甚至胡言乱语的境地。质疑能力需要文化积累提供底气,提升层次,提高境界。

  第一境界:需要知识。这是基本,要做知识分子,先做“知道”分子。

  第二境界:需要见识。艾略特有句话:“要把淹没在知识中的智慧找回来”。质疑要有智慧含量,听的人才会有启发,否则跟市井吵架没有太多的区别,即使你声音再高,争得脸红脖子粗,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第三境界:需要胆识。真正有了独立见解,能不能提出来,需要胆识。

  知识、见识、胆识,构成了科学文化的不同层面。质疑能力能够体现出一位科学工作者的文化底蕴,其中还包括在敢于说不的同时,不懂的东西不要轻易说不。

  (作者为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部长)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