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学本无谓国不国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09:27 国际在线

  作者:西邑

  近年来,关于所谓“国学”的论争一浪高过一浪。一个说法提出来了,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均属正常。但我反对一种现象,那就是,什么概念只要和“国”扯上勾连,便“神圣不可侵犯”了。

  简单想来,国就是国,学就是学。

  祖先造出那么多字,应该是各管各事,各表其征才对。国与学,两个概念,表示着两个不同的事物。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认识。

  国,即国家。在人类发展史上,国家并不与人类俱来,也不会随人类俱去。用我们习惯的说法来表述,国家也仅只一个“历史概念”而已。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表述,到了共产主义社会,国家也是要消亡的。国家这个概念被神圣化,也不过几千年的历史。至于是否还要永远神圣下去?我看不出,马克思说不必。

  学,基本意思为学问、学科、学习。广义的学习作为人的基本行为,构成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基本保障。学问即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系统知识,正处在不断的丰富与更新之中。学科指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应该隶属于学问这个概念。关于“学”的基本诠释中,并没有来自于“国”的任何形式的天然界定。

  当然,并不是说,“国”与“学”就不存在任何联系。

  宇宙万事万物,存在普遍联系。国与学两个概念之间,并列之外,还存在其它形式的联系。比如,中国学,如果有的话,应该是研究中国的学问。又比如,学中国,据说,俄共前党首久加诺夫就力主俄罗斯应该向中国学习,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

  常说的一句话,“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而科学家却是有祖国的。”事实是,科学家之有祖国,并不能自然导致科学也同样“有祖国”。英国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砸在脑袋上会使人感到疼痛。中国的苹果呢?照样。地球的吸引力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因国别而有别。牛顿三定律是属于全人类的,只是,英国人牛顿先生首先发现了而已。英国文化孕育了牛顿,足以自豪。但牛顿的学说却是属于全人类的,大家均受其惠,并无国别之分。

  社会科学方面,情形略微复杂一些。中国女人很长很长一段时间,被迫折断脚骨,缠上裹脚。据此,一些大人先生们说中国女人天生适合被摧残,并论证出接受这种摧残乃中国女人最大幸福所在。而一些个中毒很深的中国女人,也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表现着对裹脚文化的无比眷恋,简直能让人相信裹脚乃中国女人恒久不变的天性。实质上呢,只能证明,他们与她们,均属中毒者而已。一百年前,中国妇女“从脚开始”,踏上了全面解放的道路,现在,再也听不到任何有关裹脚的强词夺理了,正常。

  即就裹脚里面也存在“学问”,估计,起码今天,已经没人坚持把它算作一门“国学”了。

  现代汉语词典说“国学”,倒是比较中性,诠释为“旧时研究我国古代的学问”。和世界各国古代一样,我国古代也是需要研究的。旧时应该研究,现在和将来也应该研究。

  我看,古代的赵武灵王就是一个“国学研究者”。他发现,宽袍大袖妨碍人动作敏捷,马拉战车并不利于机动作战,于是,在研究的基础上,向“外国人”学习,发起了“胡服骑射”运动,极大地提升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有效抵制了匈奴的侵略。后来,其它诸侯国纷纷效仿,“国服”也随之变形更新。

  现阶段,国家还是存在的,且应该继续存在下去。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文化遗产,也将像国土、国界一样神圣不可侵犯。一些人打着“复兴国学“的旗号,给“学”穿上一件“国字号”外套,从而抵制“国人祖宗”以外的学问发现者及其学问。无论其主观动机如何,客观上,已经构成了对科学之“普适性原则”的无视和反动,实属愚蠢之举,令人遗憾。

  一句话,国即国,学则学,学本无谓国不国。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