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让民工孩子多了解些残酷真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10:47 云网

  近日,上海市发生了一件引起公愤的事。一所创办10年,校长曾被评为“优秀教育家”的民工子弟学校被普陀区教育局强行取缔。取缔的执行方式令人揪心:几百名警察、保安、协管人员及区教育局人士冲进学校,校教导主任遭到殴打,校长被带到派出所。目睹这一场景,有的学生当时就被吓哭了。

  此后,晏扬先生以《偌大城市竟容不下民工子弟的书桌》为题,对教育部门的这一粗暴做法给予批评。而叶传龙先生也撰文《上海不该这样对待安徽民工的子弟!》,作为在上海工作的一名安徽人,叶先生文章中的一句:“安徽上海一江连,有话能否好好说”,看了让人很不是滋味。

  应该说,外地民工子弟学校在上海遭停办,早已不是新闻。而这座自诩“海派”的大都市,也一直因为对外地人的不包容态度而广受责备。然而,舆论公议,包括晏、叶二位先生对于这一做法之所以强烈不满,很大程度是由于在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有关部门在孩子面前上演“全武行”,却丝毫没有考虑这一做法对于孩子幼小心灵所带来的伤害,以及孩子在其中所感受到的社会歧视和生活的残酷真相。而这一点,正是该事件引起社会公愤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如果反过来问一句:假如没有这一事件,那些就读于该校的外地民工子弟,是不是就无从感受这样的社会歧视和残酷真相呢?甚至再进一步,假如不发生这一事件,那些外地民工子弟,是不是对于这样的社会歧视和残酷真相的了解,在程度上就会有少许的减弱,因而其残酷和粗暴性,至少也有了些、哪怕只是少许的“温和”和“过渡”呢?——笔者这样提问,当然不是意图回避这一事件的丑恶,而是想将“孩子的感受”真正纳入公众关心的视野。

  可惜,我想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一个字:不!原因很简单,对于外地民工,包括他们的子弟的歧视和不尊重,并不是某个孤立的现象、事件,而是深切地镌刻在许多“城市人”、“本地人”、自诩的“上等人”心底里的固有意识。这种意识之所以存在,其背后的成因此处无意讨论。然而,不容回避的一点,就是这种意识存在的时间之长、镌刻之深、程度之强烈、表现场合之多、形式之广泛,可能远远超出了我们很多人的估计和期望。

  从意愿来讲,我们当然希望通过诸如平等观念的道德宣传、相关政策的制定,甚至普通话的推广等“技术”手段尽快改变这一意识。然而这样一条“扭转之路”的艰辛和漫长,恐怕至少要包括那些外地民工子弟在内整整一代人的努力,才可能基本消除这种根深蒂固的丑恶观念。因此,既然我们暂时不可能消灭这一无处不在的社会心态,又如何能够只是把孩子的眼睛在某一场景面前“蒙上一块布”,便可以让他们无从知晓社会歧视和生活中的残酷、丑陋,而使其纯真的幼小心灵不受伤害呢?

  这样幼稚的一厢情愿恐怕不得不为现实所抛弃和嘲弄,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告诉我们的孩子:“这就是生活!”我们可以把孩子的泪水擦干,直视他们的眼睛,平心静气、然而也是坚定地告诉他:这就是你要面对的真实生活,然而,这只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你要学会认识和对待这个真实的生活——有爱有恨,有歧视也有尊重,有丑陋也有美好,有残酷也有温暖的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长大,你要学会爱惜自己,珍惜身边的幸福,学会理智地观察生活,并且培养和达成健康的心智。——当然,这绝对不是个一蹴而就的过程,然而,生活中哪一件事又是容易做到的呢?成长本身就是一个艰难的蜕变过程。我们每一个成人,还有孩子,不单是那些外地民工和他们的孩子,都要学会认真对待自己、对待孩子、和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成长。

  这其中最难做到的,当然就是教会孩子如何看待生活中残酷和丑陋的一面,而这一点对于我们东方家庭的父母和孩子尤显困难。我们东方家庭对待孩子的传统态度,历来就是不肯告诉他们生活的真相,把他们放在家庭的温室里捂着,不敢让他们走到室外的寒冷里去,这就是我们理解的爱,或称之为呵护。其实,这样的一种爱护里却隐藏着不易觉察的残忍。试问:你能让孩子在你营造的温暖怀抱里呆多久呢?他有多少时间又是不得不生活在社会里呢?——且不论成年后的时光,即便少年时期也是要与真实的社会接触的。

  周国平先生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孤儿。我们赤条条地来,又赤条条地走,我们在生活的天灾人祸,在生活的每一次打击面前都需要自己一个人去应付,我们的父母再爱孩子,也很难真正帮到我们(大意)。既然这就是生活的真相,哪怕孩子的纯真无染多么美好,你忍心就是为了保持和欣赏这一份美好,而不肯让他及时获得强韧的体魄和精神,以应付生活中随时出现的挫折和残酷吗?难道这样的一种强健其心魄的努力,不是对孩子更大、更深、更真实、更明智的一种爱护吗?

  是的,让孩子了解些残酷的真相,尊重而不回避生活中本已有之的残酷,不仅是对孩子的爱护,也是我们自己,在这个复杂多变的转型期社会所必须掌握的一种生存技能。这当然是成长的代价,但至少也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而且我们一定会最终收获良多。

  作者:左黎

  责任编辑:一丁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