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调低油价更重要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14:28 新民晚报

  傅新

  继铁道部宣布春运火车票价不再上浮之后,国家发改委宣布自昨日起,将国内汽油价格每吨降低220元,航空煤油价格每吨降低90元;同时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确保成品油市场供应。

  降油价似乎客观上再次顺应了“民意”,但美中不足的是,国际原油价格早已大幅回落,国内民众要求降价的呼声早已四面迭起,而降价之举却姗姗来迟,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消费者的喜悦之情。而且,老百姓对国内成品油市场不满,不仅在于油价的高与低,更在于油价据何而定,何时该调整油价以及调整幅度该是多少,大家对此一头雾水。发改委频繁地调整油价,却一直没有触及改革的核心问题——国内成品油价的生成机制。

  从道理上说,像成品油这种市场化产品,其价格变动既不应由“民意”决定,也不应听命于高层指令,而应由生产成本、供求关系等市场因素决定。而我们现在缺少的,恰恰是一个合理的、稳定的成品油价生成机制。油价的调高或调低,利用的都是“政策之手”,而不是依靠“市场之手”自行调节。有时这个“政策之手”还在左右摇摆——一会儿说与国际“直接接轨”,一会儿说“间接接轨”;一会儿说原油价格接轨一会儿说成品油价格接轨,一会儿说是与新加坡接轨一会儿说与布伦特接轨。一会儿一个主意,致使国内成品油定价方案迟迟不能出台。

  石油价格政策的游移不定,从本质上说是由于正常的市场竞争机制缺失,国内原油、成品油市场实际上掌控在两大石油巨头手里,形成从开采、进口到零售的“一条龙”垄断。尽管根据“入世”承诺,我国已经对外资、民营资本开放了成品油市场,但应该承认,目前的开放程度,仍然有限。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当然欢迎油价下调,但更希望政府部门能在破除垄断的基础上,将油价“定价权”交还给市场。只有在健康的市场机制的“庇护”之下,消费者的权益才能真正地、稳定地得到保障。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