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台湾媒体眼中的蒋经国政治遗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5日15:01 中国台湾网

  台湾《中国时报》观念平台栏目今天发表署名评论文章说,我们不必为过往的统治者上妆,但理解蒋经国是理解台湾的一个重要线索在其人逝世十九年后的今天,清点他的政治遗产也许有助于台湾拨开迷雾,找到出路。

  文章指出,蒋经国是复杂的统治者,在他治下的台湾,是在资本主义体系下少数的计划经济,公有化的比例在资本主义国家与地区中最高。

  蒋经国是威权政体与外省族群代表,却开启民主化与本土化的先声。他无疑是个民族主义者,但在两岸的对抗中,却力保台湾的安全与自主。冷战时的台湾无法不依赖美国,但他却对美国随时有着必要的的警觉。

  文章指出,矛盾造就了蒋经国的独特性,不了解这一层,就会把他当作一个发展经济的独裁者。而这样的误解,同时存在于怀念与厌恶蒋经国的人们心中。

  大家琅琅上口的经国名言,就手法而言是高明的政治传销,但就内容而言是民主政治最基本的要求,怀念这些基本道德与常识,显得我们对民主的标准并不高。他最重要的政治成就是体认时势,从对手身上找到改革自己的力量。

  文章说,就在民进党组党前夕,蒋经国告诉部属“使用权力容易,难就难在晓得什么时候不用它。”对权力的自我节制,是当权者难得的素质。他是改革的启动者,但请别忘了他也是压迫体制的负责人。

  作为蒋经国政治权力的法定受益人,李登辉执把本土化与海峡两岸和解对立起来则是对蒋经国政治遗产的破坏。

  文章还指出,蒋经国的战略高度在于每一次美国向中国大陆倾斜时,都能将台湾重新定位,进而把这种孤立转化为社会团结的动力。面对邓小平的经改与对美和解,蒋经国把海峡两岸的军事斗争转化为两岸的体制之争。在这个意义下,美国支持台湾,但是中国大陆的改革也从中受惠。

  然而李登辉的“台独”的诉求却使得这个社会体制间的竞赛变成零和的对抗。往后的领导人继续这条思路,只好继续坐困岛上。

  文章最后说,民进党也许因为批判蒋家而拒绝这份政治遗产,但其中有两项对所有执政者都弥足珍贵,那就是:对形势的清醒理解,对权力的自我克制。

  (驿雨冰)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