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两会论坛]"沿海"要借鉴沿海省份走过的道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01:31 燕赵都市报

  已经发展了20多年沿海省份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作为“沿海”省份的河北来说,将是一个后发优势。因为前者已经为后来者积累了丰富的已经被实践检验出优与劣的模式,正确研究和吸取,将使后来者发展更健康、社会更幸福和谐。

  不久前省第七次党代会上的报告提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理念,无疑将给河北省的未来发展带来福音。“沿海”概念的提出,于河北省而言,具前所未有的意义。这一点,从政府决策层到各发展区域乃至普通民众,都已有强烈共识和心理自信。

  但如何将“沿海”概念更加丰富为一个非单纯为经济内涵的发展思路?我们认为,借鉴与吸取沿海已发展省份的经验和教训将是一个更富成效的路径。

  在省两会开始的这一天,《中国青年报》刊出新闻,深圳市出台新政策,取消养老保险户籍限制,非深户籍员工在养老的条件上和深户籍员工平起平坐———即只要累计缴费满15年,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就可在深圳退休,按月领取养老金。自然这是在经济发展之后,地方财政充实才能实施的惠民新政。

  而不久前广州的一则新闻也同样让人记忆犹新,广州市已经成为内地率先发达的城市,人均GDP达到11000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标准,这是一个公认的进入发达状态的标线。但与这个数字相映照的是,广州市社会治安之乱在全国的声名远播。

  再向前推,是去年轰动一时的位于深圳龙华的台资企业富士康血汗工厂的丑闻。新闻揭开了珠三角的“血汗工厂”大量存在的事实:外来劳工除工资待遇低,经常遇到克扣工资的风险外,其工作及生活环境也十分恶劣。这些外贸加工型企业当年也都是政府主导引进的,在纯粹经济数字的利益上,两者是一致的。

  这三则新闻有意识地选择的都是广东省,因为广东代表了沿海改革开放地区近年来走过的道路缩影。政府主导的外资引进和指标拉动、从外向型的加工依赖到创新型经济的转变、经济增长下的社会矛盾积累、对“现代化”概念的从经济到人文以及政府职能的重新认识,以经济积累为依托进行的社会保障推进等等。沿海省份在改革开放20多年间所走过的道路,对于现在迎接发展新机遇的河北省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河北省适时提出“沿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概念,必将参与缔造未来中国新的经济发展极的繁荣。

  “沿海”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机遇问题,如何将这个机遇点化为明天的全面繁荣,必须研究以广东为代表的沿海省份这20多年走过的发展道路。在“沿海”描述上,河北省提出了“沿海经济隆起带”、“培育内地区域经济增长点”、“东出西联的互动格局”等经济框架,并在思想层面上呼吁将“沿海”延展为一种思维方式的转换上来,开放的、创新的,从经济到行政乃至文化的“沿海”式思维。这些思路都是借鉴了其他经济发达沿海省份的发展经验并赋予独特区域特色。

  但在未来发展中,应该同时引起河北省注意的是,这些沿海省份在20多年来的发展短项甚至教训,比如对于自主创新的投入、对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政府主导与监管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民众权益、社会保障的完善等等。

  已经发展了20多年沿海省份的经验和教训,对于作为“沿海”省份的河北来说,将是一个后发优势。因为前者已经为后来者积累了丰富的已经被实践检验出优与劣的模式,正确研究和吸取,将使后来者发展更健康、社会更幸福和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沿海省份发展尤其是教训的研究,与环京津和环渤海一样,都是河北省发展的一个宝贵财富。

  ■本报评论员 蔡晓辉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