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黄樟英乐当劝捐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05:59 钱江晚报

  本报讯 “即使身躯已灭,但眼角膜却相传后人,为身边的人多一线复明的希望献上了一份爱心。从某种意义讲,这是生命的延续。”上周末,浙江省防盲指导中心向全社会发出倡议,器官移植,生命延续,捐献角膜,造福人类。在省人民医院活动现场,58位市民志愿者填写了捐献表格。

  角膜捐献是项“光明工程”

  今年65岁的黄樟英很多人都熟悉,她曾是杭州公交28路车乘务员,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执着,在1986年当选为省劳模。退休时,她放弃了月薪千元的工作,成为当时希望工程001号志愿者,开始为希望工程义务劝募。10年中,她直接或间接劝募的善款达百万余元,让千万名失学儿童重新回到了学校。因此她获得“全国希望工程贡献奖”。

  上周末,黄樟英重新上岗了,新的岗位是省防盲指导中心“义务劝捐员”。她一大早从半山的家里赶到省人民医院,向省防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省人民医院眼科主任洪朝阳表达了愿望:“我乳腺癌手术以后身体恢复很好,家里人都支持我出来做点工作!”

  黄樟英2005年查出乳腺癌,手术之前,她填写了遗体捐献和角膜捐献的志愿书。这一次,是被施奇强捐献角膜感动,想多做点好事。

  42位导游一起填了志愿表

  防盲指导中心的义务劝捐员朱强荣是去年“爱眼日”上岗的,现在他虽然多了黄樟英大妈一个帮手,但仍然忙得不可开交,他不忘向献爱心的人叮嘱一句:里面的联系卡最好随身携带,随时联系我,24小时我都开机!

  50多位现场填写表格的志愿者中,有42名年轻人,是“浙江导游爱心联盟会”的成员。会长屠岩说:“平时大家一起做义工,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我们正筹划3月份去西部帮助贫困孩子。施奇强的义举感动了我们,在一次聚会上,很多人都表达了想捐角膜的意愿。最后一统计,有40多个!于是,大家趁周末一起来填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朱强荣告诉记者,最近他明显感觉到浙江人的捐献热情。“以前上门劝说也会遭白眼,现在很多人打电话问我捐献的程序。昨天我接到一名18岁高中生的捐献电话,他得到了父母的支持,想填一张志愿表,我晚上要到他家里登门服务!”

  本报记者 王蕊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