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吧一条街的盛衰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08:20 沈阳网-沈阳今报

  11年发展证明:单打独斗不好使几番选址下来:踏破铁鞋无觅处

  【前言】

  酒吧,是一个舶来词,它原意为“卖饮料的柜台”。经过多年的漂泊与繁衍,酒吧的意义也被泛化为:有人有酒有光有曲的地方,入夜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就在1996年前后,在沈阳人称为“大馆”的辽宁体育馆附近,经济和精神上富足起来的人们,发现酒吧在此花开一条街。

  11年来,酒吧一条街有过繁华,也有过衰败。行业协会、爆米花、假酒等字眼都是这11年间挥不去的记忆——11年的摸爬滚打过后,酒吧老板们纷纷看透:一己之力无法成就一条有文化需求的街道。

  【从“生存方式”开始】

  张林用手指着角落的一张桌椅告诉大家,这就是他与酒吧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地方,那一天他刚刚成年,可现在,他已是这个酒吧的老板了。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受到鼓动的张林和朋友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沈阳人所说的“大馆”,看着串串跳动的五彩霓虹灯,大家相互壮着胆子走进一个连名字都忘记细看的酒吧,就坐到了那个角落中。这一年是1996年,酒吧的名字叫作“生存方式”。

  相约1998

  吴歌是酒吧内的一名歌手,后来他组建了一个松散形式的乐队,为各个酒吧开始助兴演出。情况好的时候,歌手每天可以拿到三五百元的收入,即使这样,数量仍供不应求。

  酒吧一条街几乎同时新开张了4家,一网情深(网吧)、书源(书吧)、五彩泥艺(陶吧)、烟吧——这4家不同主题的酒吧都成为了沈阳第一,再加上第一家开业的清吧“昨日重现”,酒吧一条街拥有了5个让他们自豪的第一。所有这些都发生在1998年。2001年,在家人的帮助下,张林也兑下了“生存方式”酒吧,成为了第二任老板。

  当时,“酒吧一条街”的名字已经响当当了,之所以叫“酒吧一条街”,就是因为整个一条街上全都是酒吧,最火的时候能有40多家。营业高峰时间客人需要自己动手才能够有酒喝,而更多的人则不得不站在过道内品酒交谈。即使这样,人们也乐此不疲,用张林的话说,人们开始学会寻求放松的夜生活。

  利益催生“协会”

  随后,为了争夺这条街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宣传效益,国内外知名的酒类企业开始明争暗斗的较力。

  紧接着,各种新奇用品逐渐开始围攻酒吧一条街,而他们惟一能够寻找到的谈判对手只有一个——酒吧用品配送站。

  成立一个行业内的协会,是酒吧街上22家酒吧的一个共同需求。既能避免同行之间恶意竞争,而且便于管理。张大忠成为了这个协会前身的当家人和真正参与者,而他只是这条街上一个出售雪糕的个体户,但是提及“酒吧大哥”的绰号几乎是无人不晓。

  1998年还在卖雪糕的张大忠,突然接到了一个营业执照——人和酒吧用品配送服务站,于是,在自律协会还没有着落的时候,酒吧用品配送站就先期诞生了。他一面尽快结束雪糕生意,一面联络酒吧用品,而更多的精力则投入到了协会的建立上面。

  按照大家的设想,酒吧街所使用的消耗品完全由酒吧用品配送站采购定价,出面包装酒吧街,并把由此带来的收入回馈给酒吧的经营者,从而冲减经营中的房租等开支。

  兵败爆米花

  然而,就在酒吧用品配送站的一切工作都开始顺利实施的时候,却被爆米花“卡”住了。

  时至今天,让张大忠依然记忆犹新的是一个叫裴立民的年轻人,用张大忠的话说:“这小子挺厉害,他一下子就看透了:咱们的协会就是个纸老虎。”

  原来,当时为了应对客人对爆米花的大量需求,张大忠主动找到了生产爆米花的裴立民,“酒吧大哥”提出在酒吧街上包销裴立民的爆米花,条件是给出最低价。

  据张大忠回忆,裴立民觉得酒吧街给出的价格自己接受不了,而“酒吧大哥”则认为酒吧街应当享受更低的价格,结果双方不欢而散。裴立民认为眼前的“准协会”没有任何制约能力,他会在3个月内各个击破抢占酒吧街,可是事情的结果却是:裴立民3年内没进来,酒吧一条街半年无货可卖。

  与此同时,22家酒吧中竟然有20家不再由酒吧用品配送服务站供货。

  2001年假酒送上“下坡路”

  爆米花成了预言——“酒吧大哥”的靠山,有些动摇了。

  1月11日上午,记者见到了赵凯,他曾经是南湖工商所所长,也是酒吧协会的会长。赵凯说,因为开酒吧的都是个体户,个体户没有主管部门,只好挂靠到南湖工商所,自己也就担任了会长,2001年4月16日沈阳市和平区工商局个体劳动者协会南湖分会酒吧自律协会正式成立。

  “会长其实早就名存实亡了。”赵凯叹着气说,“协会有自律章程和制度,开始大家还都能遵守,后来因为利益的驱使,个别酒吧就开始投机取巧。”在协会的章程里,规定不能暴利经营,不得出售假货,但还是有些酒吧只看重眼前的利益卖假酒。

  据透露,假酒的利润很大,开始只有一两家卖。“别人家都卖真酒,利润肯定没有卖假酒的大,这无形中就产生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赵凯说,时间长了,其他酒吧也开始或多或少卖起假酒。“可惜协会没有实权,对这些会员制约不了,时间一长也就没有信服力了。”在这一点上,赵凯很羡慕温州商会。

  “一些会员只希望通过协会带来利益,却不想被约束和管理,很多人都忘了‘自律’俩字儿。”赵凯说,自从卖假酒的事儿被媒体曝光,酒吧一条街也开始走了下坡路。

  如今,张大忠开办一个食杂店维持生计,在他那个几平方米大小的房间内,酒吧业的人员依然出出进进,可是大家已经不能给“酒吧大哥”带来些许的希望,行业自律协会也失去了以前的作用。

  2006年,想到“抱团儿”

  不久,22家酒吧锐减到10家。

  行业危机,开始逐渐成了张林同其他酒吧老板的话题。2006年,伴随着一次次的动迁传言,酒吧街上的老板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下一步出路。

  第一个提出组团迁移设想的人,还是“生存方式”的张林,他感觉到酒吧需要有一个整体效益,酒吧街已经是一个招牌,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得到了酒吧街上老板们的赞同,张大忠更是举双手同意这样一个设想,但是几番选址下来,踏破铁鞋无觅处。

酒吧一条街的盛衰路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