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环保意识不及格责任在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09:23 南方日报

  南方论坛之二

  本报评论员

  关键在于究竟是什么人在破坏着环境,究竟什么人在为破坏环境埋单,又究竟是什么人在为破坏环境的某些行为保驾护航?

  2006年,环境问题与医疗和教育问题一起成为公众关注的三大热点。昨日,由国家环保总局指导,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组织编制的《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2006)》正式公布,这是国内首个环保指数。该指数显示,一方面,86%的公众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响;另一方面,公众的环保意识总体得分为57.05分,环保行为得分为55.17分,均没过及格线。有媒体说,这表明中国环保事业又敲响了警钟。看来,中国公众的环保理念似乎还停留在前现代时期(详见本报今日A10版报道)。

  可是,细细一追究,究竟谁该来担负起中国公众环保意识差的责任呢?或者,为什么公众环保意识不及格?

  一味地把责任推给公众显然是不恰当的。事实上,近两年,公众在一些环保问题上的表现展示了他们对环保的态度。从“圆明园湖底铺设防渗膜”工程到“电影《无极》剧组破坏香格里拉生态环境”、“《神雕侠侣》剧组破坏九寨沟环境”等事件,公众在其中均扮演了监督者与批评者的角色,对于事情的最后解决发挥了不可忽视的舆论作用。当然,这只是几个重大事件,尤以网友们的表现为甚。至于那些在网络上痛斥破坏环境的人们是否在现实生活中也一样积极维护环保,就不得而知、另当别论了。

  然而这些并不关键。关键在于究竟是什么人在破坏着环境,究竟什么人在为破坏环境埋单,又究竟是什么人在为破坏环境的某些行为保驾护航?

  环境是公众的环境。没有公众参与的环保事业一定是无法成功的事业。但公众即使环保意识都非常的强烈,行动也很明显,可是如果一些企业为了经济利益依然要污染环境,一些地方政府为了GDP数据依然要“明严实松”,一些环保主管部门为了收取“排污费”依然要与污染企业休戚与共的话,环境就会照样被污染,而公众又怎可奈何呢?

  所以,比公众环保意识不及格更为严重的是某些政府、某些主管部门和相关污染企业的环保意识不及格。山西省环保局在去年下半年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发展,仅有6.51%的市长认为“不会”。这说明,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关系上,一些干部的认识仍然模糊。试问一下,究竟是谁的环保意识更加不及格?又是谁的环保意识在“积极”破坏着环境?

  这些年来,“唯GDP论”在一些地方很流行。为了发展经济、为了以经济发展指标谋政绩而不惜一切代价的官方行为,难道还少吗?青翠的山、清澈的水、清新的空气,它们的逝去祸害着所有的人,但“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思路究竟有多大的改变?道理人人都明白,只要政绩考核指标不改,政治利益的冲动和经济利益的冲动就一定会压倒保护环境的冲动。试想,倘若环境整治力度上去了,经济发展速度下来了,影响了职务的升迁,权力者又如何会欣然同意?

  “不要污染的GDP”,不仅仅是公众的责任,更是政府以及主管部门的责任。只有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并重,在建设绿色河山中谋求发展,才是正道,才有可能赢来环境友好型社会。从这一点来看,广东省人大提出坚持环境优先发展战略,省环保局否定多个不符合环保要求的新项目,各地也提出“绿水青山也是政绩”、“宁可得罪一批企业,也要把环境污染治理好!”等口号,表明了在环保责任上的勇力担当。但口号毕竟还不等同于行为本身,一切必须看环境是否好转,绿色河山是否重现。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