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学者有力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10:04 信息时报

  ■文化咀嚼

  王石川

  2005年初,江西拟定的“十一五”规划和省内一些报告文件中,均提出将建设环鄱阳湖城市群、赣西城市群、赣中城市群的规划。一些学者认为这个提法欠妥,江西省社科院研究员麻智辉说“此次党代会上果真只提了一个城市群。这让我感到,有时学者还是蛮有力量的。”(《中国经济周刊》1月15日)

  被誉为“可能是还健在的最重要的知识分子”的美国学者乔姆斯基认为,知识分子享有更多的资源,他们更有影响力,他们比大众幸运。此言不虚。例如,2004年底,四川省社科院离休研究员鲁家果致信给温家宝总理,对南水北调的西线工程提出不同意见,此后,四川60多位学者介入。如今,西线进度明显放慢。

  “万言万当,不如一默”,在言多必失、明哲保身的犬儒哲学支配下,太多的学者习惯于做沉寂的缄默者、随声附和的顺从者,不想质疑、不敢质疑也不愿意质疑。学者孙立平认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社会结构上,就是不同利益主体的出现。在这种背景下,代表不同利益群体的学者也就纷纷走上了前台。

  “学者有力量”大致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公益型。近年来,一大批颇具公共知识分子之风的专家学者不断涌现出来,比如,对铁道部不依不饶的法学硕士郝劲松、建议公开养路费年征收额的法学教授周泽。这样的公共学者令人感佩,他们与公众福祉、公共利益紧密相连。尽管他们的力量是孱弱的(铁道部就表示春运不涨价与郝劲松无关),但由于根植民意,他们的力量不可低估。

  第二种是自利型。这些学者维护的是当地利益或团体利益,比如,河南七知名学者筹建“新学术俱乐部”,希望这个俱乐部成为河南经济学术界的“发声器”。这无可厚非,利益博弈时代,不同的利益群体必然有自身的学者代表。

  第三种是自私型。这类学者让人警惕。近年来,不少经济学家饱受诟病。究其原因,许多不成熟、不合时宜甚至伤害民生的决策背后,或多或少有一些经济学者的影子。比如,在令人深恶痛绝的特殊利益集团里,不少学者就赫然存焉。令人悲哀的是,这些学者由于靠近或者本身就置身于权力中枢,往往具备非同寻常的影响力和掌控力。显然,这样的学者越有力量越是国人的不幸。

  一个成熟的社会,必然日趋走向透明,学者可以影响决策,但影响的程序和机制必须透明。

  乔姆斯基说:“发掘真相,并帮助他人找到真相;设法和当下的主流竞争并且交战;设法让这个社会进步,这才是我们所谓的知识分子的重大责任。”这是理想中的学者,希望这样的学者越来越多。(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