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台湾时事寓言:即使勉强 也要寻找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10:33 中国台湾网

  台湾《中国时报》电子报网路主笔室日前发表彭蕙仙的文章,文章以兼具理性与感情的笔调,更深入的分析了当前台湾人们关注的现象,并以积极的角度做出简短的论述。

  文章说,前天跟朋友聊天时说到,你看多少政治人物、企业大老板的孩子在海外念书,不是念研究所,是念大学,很多还根本是从高中就送出去了,“大人物是不是爱台湾,我不知道,不过,他们肯定爱自己的小孩”,这位中产朋友听了之后又说:“没关系,他们走了也好,这样我们的孩子才有出头天”。

  一边监督,一边捧场

  高铁通车乌龙事件频传,在拒当白老鼠的呼吁中,一堆好友约了去搭,“全世界有高铁的地方没几个,台湾是其中之一,很光荣”;一边监督,一边还是捧场,但这捧的是自己的场。必定高铁可是民脂民膏做出来的……

  就如这些为台湾自己的高铁捧场的人,或蓝或绿,不蓝不绿,他们用他们最简单的逻辑面对滔滔浊世:坐而骂不如起而行;他们在乎自己的人生、在乎台湾,就用自己的信念去抵御消沉的社会氛围。

  想想办法做点事

  噩梦般的6年,或者说8年,我们天天在忍受,像等待春天重返,期待生活可以在陈水扁离开后还魂,把台湾欠台湾民众的幸福还给我们,但在这之前,我们不能什么事都不做的只是静静等待,更不能只是生气,“要想想办法”,政治人物做不到“政经分离”,小老百姓学会自力救济,自己找回生活的品质,找回生命的核心价值。

  前些时候差不多同一时间,有两则新闻,都与欠债有关。一对夫妻欠下数百万债务,两人开饺子馆,日包2000 个水饺,把债务还清后,夫妻两人感到“大自由”,无债之后,每一粒水饺都是纯粹的进帐,心里很安慰;另一个欠了差不多数额债务的家族,父母带着三十、二十多岁的孩子,一家五口分两次跳河自杀。自杀的原因复杂,这里不是要评断是非对错,只是想说,也许我们应该学习、练习(甚至于“勉强”)自己多将眼目注视那些勇敢迎向挑战的例子,而非沉溺在失败与退缩中。

  对自己不满意的生活,不要只有情绪,更要采取行动。

  自己为自己负责吧

  30 年的经济奇迹,陈水扁几年玩完,我们的生活被这个无能的当局摧毁了,但我们能向谁讨公道?“总统”是我们自己选出来的、无能的当局是我们惯出来的,我们责无旁贷得自己拾掇人生,“向上提升大师”能为你负责吗?他说句抱歉,能改变陈水扁上台后,台湾近3千个日子的白搭浪费吗?不能。

  你羡慕他们吗?还在当兵的“王子”开200万 Jaguar 、3岁“金孙”穿4万元的Burberry 披风、26公斤的“第一夫人”戴132万元的 Tiffany钻戒,你生气吗?是的,在 2006年、2005年……,我们都被这一家人恼火,但是你仔细想想,“拥有”真的是快乐的保证吗、权力真的是力量的泉源吗?有多少时候,阿扁与阿珍会怀念他们曾经一家四口能够无惧无愧相聚相守的那些时光?

  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为了站在权力顶峰所付出的人生煎熬。他们所永远失去的,或许就是你我握在手上的平凡人生、简单幸福。

  谢谢陈水扁照妖镜

  某一个程度来说,台湾人应该感谢陈水扁一家人,因为他们具体而微地呈现出台湾这些年来的集体面貌与心态:奢华、贪婪、不快乐、不健康,这个荒唐的权力暴走族是我们共同的提醒,让我们知道,人生单单有钱、单单有权,其实一贫如洗──我们的双手与其拿来戴 Tiffany,不如拿来拥抱所爱的人;我们与其踏在百万名车上,不如有家人朋友一起用双脚凸台湾;扁家虚华是台湾的照妖镜,但愿我们能从他们身上看到教训。

  因为陈水扁和他的一家人、和那些巴着他们却连续出事的红顶商人,我们知道,不义而富且贵不但如浮云,更如毒药;上瘾难戒,赔上人生。(点.点)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