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评论:建设创新型国家:回顾与展望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12:00 光明网
寇庆民
(一)2006年回顾:“虚的”可喜,“实的”堪忧 中国的科技创新有悠久的历史,然而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奋斗目标,则是在2006年1月9日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如今这一进程已启动一年整,效果如何,值得回头看一看,做一个认真的评估。 一年来,从创新政策的角度,确实有不少的进展,有些方面还可以称得上是突破。如“两税合并”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初审,终于冒出芽了,而这一政策的出台,将改善内资企业的创新环境,使更多的创新型企业,创新项目“冒出芽”,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对内资企业的发展也有很高的“含金量”,只是能不能利用好的环境,趁势实现自身发展的“质变”,还要看内资企业能不能“脑筋急转弯”,练好内功,真正在自主创新上下工夫。如果有更多的企业重视自主研发,大学生就业就不会象现在这样困难了。 在2006年,国务院出台了“六十条”,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等部位也纷纷制定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现在就落实这些政策的效果进行评估还为时尚早,不过对这些政策,倒确实值得检视一番。 单说一条,政府采购政策还“太软”,对公众关心的高速铁路采购,自主研发产品“无缘”的问题,有关部门还没有给明确的答复,现在又曝出江西高速公路采购“拒绝”国内装备的问题,而这些装备的性能并不比国外装备逊色。这说明政府采购政策还没有起到支持装备制造业自主发展的应有作用。 当然就一年来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而言,创新政策的完善还是一个亮点,也就是说,“虚的”可喜,“实的”则堪忧。 为何讲“实的”堪忧?因为当我们好不容易有了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也加深了认识,转变了观念,准备大干一场,自主创新时,却发现没有了创新的主体,已经失去了一些重要的装备制造业企业的“自主权”。比如说1月7日焦点访谈报道的生产“铁路轴承”的西北轴承厂的案例,就是如此。该厂本打算引进外资,“以市场换技术”,结果国外技术没换来,还把原来自己的技术也陪了进去。丢掉了所占的国内市场份额,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在铁路轴承制造业长期积累起来的一个自主创新的主体。“以市场换技术”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一叶知秋,从“铁路轴承”可以想见整个机车制造业的情况,以及整个装备制造业的情况,而在28个主要工业行业中有21个行业的多数资产属于外资,所有已开放行业的前五名企业被外资控股。所以说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满一年:“虚的”可喜,“实的”堪忧。没有了创新主体,还何谈自主创新? 为避免自主创新政策“落空”,有必要区分系统产品和非系统产品。对于生产洗衣机,电冰箱这样的非系统产品的企业,政府只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就可以了,企业生产出好的产品,自然有消费者去购买。但对于高速铁路技术,3G技术这样的系统产品,问题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要开发这样的工业技术,政府必须发挥更大的作用。在确立研发目标,组建研发平台,协调攻关,尤其是开辟市场空间方面,政府都需要发挥作用。 我们可以看韩国的例子。韩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市场经济国家,但在开发高速铁路技术时,政府在组织协调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最主要的是由交通科技等相关部委组成领导协调机构,使韩国能把政治意愿,自主研发平台,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工作,自主品牌的市场空间这几个要素整合在一起,从而很快实现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开发出自主的高铁品牌。实际上政府起到了系统产品研发的组织作用。 而我国,铁道部只是高铁技术的一个用户,自主研发平台,引进的技术,有研发能力的人才队伍,市场空间这几个要素没有被组织在一起,也没有象韩国那样若干部委联合组成的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构去组织这件事,结果是引进之后还要引进。甚至连“铁路轴承”重镇丢失,“走了麦城”也没人管。 如果中国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必须要发展装备制造业,其中的铁路机车工业并不是一个夕阳工业,而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在传统工业应用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工业领域,是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朝阳工业”,国家对自主发展先进的铁路机车工业需要有一个完整的战略,而这是在企业层面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同样是系统产品,为何TD就发展的较为顺利,且前景良好。核电技术的自主发展虽然经历曲折,也算走过来了,前景也不错,而高铁技术自主发展却举步维艰? 一个重要因素是TD有一批战略科学家,不仅了解研发过程,对TD如何构建产业联盟,如何形成产业链有完整战略,而且还经常写文章,和公众对话,争取舆论支持,另外还有一个一个信息产业部,支持TD的研发,这也很重要。 从政府层面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则显得薄弱多了。尤其是铁道部,简直是迫不及待地让“中华之星”下了马。如果一直进行运行试验,现在或许已经可以产业化了。高铁自主研发的一个不利因素是研发团队和公众的对话非常少,因而未能争取到对自主产品充分的舆论支持,使研发周期得以完成。 一年很快就过来了,虽然自主创新的氛围已经形成,但主要工业体系自主研发中存在的问题,还远未得到足够的关注。 (二)2007展望:开放不失自主,创新重在攻坚 新的一年到来,希望创新政策的制定更加切中实际,高铁等主要工业体系的自主创新能转入实战。 在政策层面,需要研究限制重复引进,促进甚至强制企业保证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投入的政策和法律。完善并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政策,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保证国产装备能在国内市场不受歧视,能够得到应有的市场空间。 改革开放是自主创新的有利条件,但开发不能失去自主。主要工业行业的排头兵企业被并购,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内生能力,使自主创新失去载体,需要加强限制此类并购行为的立法工作。 要成功实现自主创新的战略,完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需要“虚实结合”。除了有好的创新政策,还应注重主要工业体系的创新。笔者认为,这方面应该注重吸收韩国的成功经验。 高铁,核电,3G,下一代互联网,船用电子设备都面临着自主技术的产业化问题,如何形成自主技术标准,为自主技术开辟市场空间,是这些技术体系的自主研发能否最终取得成功的关键。TD技术结成产业联盟是一个成功经验,高铁技术的自主发展也可以借鉴这一经验,打破铁路行业的封闭性,大胆和国内信息及重工业企业强强联合,打造出中国的Alstom。 在新的一年里,自主创新还要勇于克难攻坚。“中华之星”遇到的难关是高速机车的车轴发热问题,但这不正是一个国内车轴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形成拳头产品的好机会?如果要建成创新型国家,没有对这样的一个个堡垒的攻破,是不可想象的。永远不要靠“天上掉馅饼”来建成创新型国家。当然,引进技术可以加快自主创新的过程,但很多核心技术是引进不来的,集成设计能力更是引进不了的,必须通过自主研发的实践来获得。 归结起来,对新的一年的希望是:开放不失自主,创新重在攻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