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焕光要让石头“说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16:06 海峡网-厦门晚报

  

曾焕光要让石头“说话”

  上周六凌晨一点多,人们像往常一样进入了梦乡。然而此时的中山路步行街上却突然热闹了起来,两辆8米长的大卡车轰然而至,车上载满了石头。这些石头被以“1”字形的摆置方式,贯穿步行街的头尾两端,与建筑、道路和车流形成一个有机的结合。

  是要修路吗?不像。现场出现了3部摄像机,来者有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记者,有厦门大学新闻系的学生,连厦门知名摄影艺术家陈勇鹏也被吸引过来了。

  楼上的居民被喧闹声惊醒,睡眼蒙目龙地望向窗外,见到这么多摄像机,以为是在拍电影,当即就冲下楼来了。一位老人盯着地上的石头端详了好半天,又用手推了推,终于相信了那是一块石头,“从楼上看下去,就像一块三角形的塑料板”。

  明白了不是在拍电影,一位中年人有些失望,干脆自己掏出手机录像,“很花钱吧,请了那么多工人,到底在干什么呢?”他自言自语。

  “太好了,有这么多人陪我一起发疯”,曾焕光很兴奋。从凌晨1点20分开始,一群“好事”之人陪着一位“病态”的艺术家,在中山路上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4点30分,由建筑构件形成的石阵摆置完成,“城市怪圈”也基本形成。

  天空大亮后,过往的行人都发现了中山路上的石头,知道那里在办一个展览。但很少有人知道在前一个晚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些石头如何突然出现在中山路上,它们与此次展览的策划者、行为艺术家曾焕光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曾焕光:

   从拆迁工地把石头一块块“救”回来

  记者在12日(周五)晚10点赶到曾焕光位于曾厝垵的工作室,外面的空地上堆满了各种石头。十来位工人将石头一块块搬上叉车,再由叉车送上卡车。工作量相当大,装满一卡车的石头要花上近一个半小时。而就在两天前,因为工作室搬迁,曾焕光刚刚指挥工人给石头搬了一次“家”。

  “太折腾了,我最近一直向单位请病假”,曾焕光称自己确实有病,患上了严重的“艺术病”。他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收集到了二三百种石头,这些石头主要来自厦门的各个拆迁工地。他一下班就到工地“视察”,自费雇车雇工人把那些被扔掉的石头“抢救”回来,每搬一块石头至少需花费二三十元钱,车费还要另外计算。

  在曾焕光的一本记事本上,清清楚楚地记载着每一块石头的来历:“2004年9月30日,顶井巷井栏,质地泉州白,义孔径23厘米,完整;2005年7月7日中午,双涵村同基柱石,高14厘米,径29.5厘米,质地土白,缺角……”记者在现场看到的有多层方柱基石、门斗石、门鼓、窗柱石、石臼等各种各样的石头,还有他在何厝工地发现的、差点在修路中被填埋的隆美尔石笋。这是以北非将军隆美尔命名的,用来防止坦克登陆的军用物品,年代久远。还有块石头上清晰铭刻着“清朝经沈公祖坟”,“祖坟”二字触目惊心。

   搬运工人:

   钱没地方花了才干这种事

  许多工人都不止一次与曾焕光合作搬运石头了,但他们对于曾焕光的行为无法理解。“这个都是钱没地方花了,如果换成我,白送都嫌占地方”,两个小时后,工人们累得开始抱怨了,还时常发生口角,火气很大。只有曾焕光镇定自若地指挥着,这一个晚上的工作就要耗掉他几千元钱,可他一点也不觉得心疼,“搞艺术是不会饿死的”。

  既然收集了这么多石头,总要找到一个展示它们的方式吧,于是曾焕光找到了中山路的管理部门,与他们合作办了一次展览。曾焕光说,在整个城市的改造过程中,拆迁产生了这些石头,他反过来将这些石头放置在公共场合,形成了一个“城市怪圈”。它发人深省,慢慢的会有人去解读这些石头,了解这些石头的来源和当下的状态。曾焕光的意图就是让石头“说话”,至于说的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人评说吧。

  记者 龚小莞 实习生 吴沁

  龚小莞 摄

爱问(iAsk.com)